最近,南方普降大雨,氣溫降低了,交通也受阻,隨之而來的肯定就是蔬菜漲價。可有一種蔬菜很意外,在多地出現了跌價的情況,這就是豆角。露天栽培的豆角,即將集中上市,豆角的行情,會有怎樣的預測?對于種植戶而言,又該采取怎樣的措施?
廣東省徐聞縣的張韓信,是位種菜大戶,豆角是其種植的主要品種,張韓信說,今年他的日子不好過,豆角一天一個價,波動幅度很大,讓他精疲力竭。
張韓信:一段時間3、4毛,一段時間5、6毛,一段時間又1塊多,一段時間又2塊多,變化很大,波動很大,價格是不定的。
豆角的行情為什么會這樣,張韓信認為,主要還是受天氣因素的影響,造成兩批豆角集中到一起上市。
張韓信:這豆角經不起高溫,加上蟲子又多,前期花全部掉落了,結不了果,后來天氣好點,豆角又重新開花,然后就大量集中上市了,量一多價格就下跌,加上人為炒作,價格就多變了。
安徽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分析師李濤認為,氣溫確實是影響豆角行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還受消費者的偏好、上市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從目前來看,豆角行情是下行的。
目前一斤長豆角的批發價,安徽這邊在2塊錢到2塊7毛左右,與上周相比價格下跌10%,主要的原因是,露天種植的豆角即將上市,給大棚豆角帶來了沖擊,大棚豆角的銷售,也進入到了尾期。
與廣東的張韓信不同,內蒙古的譚連山,則是種植小戶,他家地不多,只有幾個棚,種豆角連續種了好幾年,今年豆角下市后,譚連山準備不種了。
譚連山:我們這個地方,是個農村,跟兩個鄉鎮離著很近,銷量很小,沒啥收入,剩不了幾個錢,辛辛苦苦剩個3千5千的沒啥意思。
譚連山認為,豆角要想多賺錢,就得打個時間差,要么早上市,要么晚上市,用大棚種豆角,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他痛苦的,是自己沒有資金,規模太小。
譚連山:那得說是純溫室,就是說冬季種植,時間差找好,全是冬季上市,價格就會高,我們這個地方,大棚一家也就一個兩個的,面積小產量小,賺不到錢,沒有規模就沒有市場。
江蘇凌家塘農產品批發市場分析師江紅霞認為,譚連山的情況,具有普遍性,對于種植小戶而言,應該聯合起來,一加十十加百,共同闖市場。
江紅霞:有一個詞叫蔬菜代辦,是指在蔬菜產地,由專門的人組織當地的蔬菜生產者,與外地客商協調蔬菜的采購與相關的服務,農戶們可以把自己散種的聯合起來,形成規模優勢,在當地尋找合適的人,進行蔬菜的銷售。
除此之外,分析師李濤認為,在我國南方,同一品種的蔬菜,上市時間要比北方早,南菜北運,是種植者提升自己效益的好方式。
李濤:每年都有超過1500萬噸的南方蔬菜水果,特別是在冬春季節,經過各種運輸工具運往全國各地,南方的種植戶,與其備受當地價格波動的困擾,不如積極與北方市場聯系,打個時間差來增加自己的利潤。
與分析師李濤的預測一樣,江紅霞認為,隨著露天豆角的集中上市,豆角價格下行,應該是肯定的,對于農民而言,不應該一年又一年,被動的應對市場變化,而應該嘗試接受新事物,做新型職業農民。
江紅霞:最近關于互聯網+農業的事,提到的很多,對于咱們農民朋友而言,學習互聯網知識,在網上賣菜,實現利用互聯網宣傳,利用網絡平臺銷售,利用現在的物流系統運輸,可以多賺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