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養殖十個月出全雄黃顙魚 每斤純利潤近五塊

   日期:2014-07-09     來源:農財寶典    瀏覽:212    
核心提示:  今年仍未滿28歲的黃健恒盡管年紀輕輕,但其養殖經驗已經非常豐富。黃健恒的成功用其中兩口塘的成績足以說明。他有兩口魚塘共

  今年仍未滿28歲的黃健恒盡管年紀輕輕,但其養殖經驗已經非常豐富。黃健恒的成功用其中兩口塘的成績足以說明。他有兩口魚塘共12畝,2013年5月7日投30萬尾水花,2014年3月8日出魚3萬斤左右,平均規格約4兩/尾,塘頭價12.3元/斤。雖然畝產不到3000斤,但料比卻只有1.36,養殖時間10個月,一包飼料出魚28斤。在黃顙魚的養殖成本普遍在8.5元/斤以上的情況下,其養殖成本卻只有7.6元/斤左右,利潤4.7元/斤,畝利潤達到1.2萬元/畝左右。

  用全雄苗 開花成功率達9成

  “之前主要投養黃顙魚普通規格苗,一包飼料出魚17-18斤,差的時候才15斤,不知是飼料問題還是種苗問題。”黃健恒告訴《農財寶典》記者,由于以往養殖黃顙魚的料比過高,導致利潤過低,所以他從去年開始改變了養殖模式。而近年在市場受到熱捧的黃顙魚全雄苗則進入了黃健恒的視野。

  經過多方打聽及了解后,黃健恒決定嘗試在市場上反饋不錯的海大集團百容中心生產的黃顙魚全雄苗,并且轉用海大的黃顙魚飼料。去年買了30萬尾全雄水花,水花開花成功率竟高達九成。“根本沒想到有這么高的成活率,可能是因為分了兩次塘。”黃健恒說,養殖一個月后,規格大約為800-900尾/斤時第一次分塘;養至20-30尾/斤后進行第二次分塘。

  不過,好的苗種還需配好的育苗計劃及細心管理才能保證成活率。黃健恒表示,放苗前魚塘處理經過曬塘、進水、殺蟲消毒后,還需用海聯科3201進行水體解毒,下苗后還要多觀察,前十天喂團料的時候可以拌3103(主要成分乳酸菌)+3505(主要成分多維)。

  此外,放苗后4-6天,要注意查看池塘邊水蛛狀況。據介紹,由于黃顙魚水花在前期其腸道發育不完善,無法較好地消化水蛛等大型枝角類,容易引發腸炎導致死亡;同時水蛛還攜帶部分細菌容易導致黃顙魚紅頭病。“要不要殺水蛛得先看水。”黃健恒建議,在晴朗的早晨,捧一手塘水用肉眼看,如果看到少于10個游動的水生動物,可以不用殺水蛛。如果可以明顯看到很多細小水生動物游動就需要殺。“硫酸銅和敵百蟲各8兩/畝全池潑灑,或者各4兩/畝在清晨沿塘邊潑灑。”

  正確馴食 種水菜降氨氮

  黃顙魚的馴食是一個技術關鍵點,黃健恒的標苗成活率高,是因為其馴食工作做得非常細致。一般來說,放苗后12-14天,魚苗規格為3000尾/斤時開始誘食。黃健恒介紹,使用魚苗寶2斤化水呈糊狀全池潑灑,每天上午8點和下午5點左右各一次。持續2-3天后,加入海聯科3505+3103,攪拌好的飼料捏成直徑約10cm的食團進行馴食和投喂。

  由于此時的存塘量難以估計,需通過試食的方式來調整合理的投喂量。試食方法如下:在每個塘邊2-3個料籃(料罾),每個料籃放兩個食團,如果食團在2小時內吃完,則按照當前投喂量增加10%,如果三小時還沒吃完,則減少投喂量至2-3小時能吃完。

  此外,最開始投喂食團時,全塘布點,料投在距岸邊1-2m處。當魚苗長到1000尾/斤時,逐漸減少布點數,并拉大點間距離,并逐天增加食臺處投喂,每天增加的投喂量為總投喂量的5%-6%。一般來說,魚苗長到400-100尾/斤時,投喂點可以匯至食臺。食臺位置不要在下風口,最好在便于飼料搬運的一側。

  標苗過塘后,投喂開始不斷增加,尤其是到了養殖中后期,隨著投喂量加大,氨氮亞硝酸鹽隨之飆升。不過,黃健恒的魚塘從投苗到出魚,其氨氮、亞硝酸鹽一直沒超過指標。“因為我種植水菜,通過水菜吸收水中的氨氮和亞硝酸鹽。”黃健恒介紹,種菜首先提供魚苗的棲息躲避場所;其次植物可以吸收轉化底部的營養成分。用正常播撒種菜1/3的種子,在塘底均勻播撒即可。“如果時間充足,曬塘后種菜,主要在兩個塘角邊落,種植面積約2分地(約130平方米);不宜種植過量,因為水菜會耗氧。”

  同時,勤換水也是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的重要舉措。“夏天高溫一般10-15天換一次水,平常一個月換一次水。”黃健恒告訴記者,其每次換水80厘米左右,接近池塘水深的一半。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