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重慶石柱辣椒紅起來了 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

   日期:2017-09-2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233    

  “辣椒全部賣完了,錢都進腰包了,今年脫貧沒問題。”最近幾天,家住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紅明村石河組的周代生別提有多開心,家里種植的6畝辣椒全部銷完了,1萬4千元錢裝進了腰包,而左鄰右舍的鄉親們也投來了羨慕的眼光。種植辣椒5年,周代生一家也脫去了貧困戶的帽子。石柱縣作為“中國辣椒之鄉”和“中國辣椒百強縣”,是如何利用辣椒產業來助力脫貧的呢?日前,記者走進石柱辣椒種植基地和辣椒加工企業,深入了解辣椒全產業鏈是如何帶動石柱縣致富的。

 

  全村種辣椒慢慢脫去貧困帽

 

  從石柱縣城,驅車半個小時就抵達了石柱三河鎮的紅明村,沿著蜿蜒的山村公路行駛讓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而一路上映入眼簾的必然是田間地頭的紅辣椒,紅明村的辣椒近年來已成了石柱縣靚麗的風景線。同時也正是這成片的辣椒種植基地讓紅明村不少的村民慢慢脫去了貧困的帽子,劉洪成和周代生就是兩個活生生的例子。

 

  47歲的劉洪成,是紅明村中林組的村民,之前也是紅明村貧困戶之一,劉洪成夫妻二有兩個兒子,去年大兒子大學畢業已經參加了工作,二兒子還在讀高中。在沒有種植辣椒之前,劉洪成由于要在家照看多病的家人,同時還要供兩個孩子上學,家里的擔子都全部壓在了他一個人身上。

 

  6年前,在鎮1212和村里的鼓勵下,劉洪成開始種起了辣椒,而這一種劉洪成發現,家里的收入逐漸多了起來,從最開始的1畝地擴到了如今的5畝地,劉洪成今年種的辣椒產量預估在5000余斤,“大概一年下來到手有1.4萬元左右,今年就能脫貧。”說到這里,劉洪成還向記者透露今年還建起了新房,“之前是土坯房,自從種了辣椒后家里的收入就多了,建了一樓一底,年底就可以住新家了。”說起建新房,劉洪成笑得都合不攏嘴。

 

  與劉洪成一樣,石河組的周代生今年也將脫貧,周代生今年52歲,家里7口人,家里收入也全靠種辣椒。周代生說,6年前他還在外地務工,可經過幾年的打拼他發現在外面的高消費并沒有讓這個家真正富裕起來。于是便選擇返鄉,與同村的鄉親們一起種起了辣椒。通過種植辣椒,周代生一家的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以前不敢多種,去年由于災害問題種的五畝辣椒才賣8000多元,今年收成比去年多了一倍,今年就能脫貧了。”說起今年的收入周代生很是高興。

 

  據了解,紅明村自2006年開始種植辣椒,2014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紅明村緊緊抓住辣椒產業這個“牛鼻子”,村干部帶頭規模化、規范化種植辣椒,逐步發展成為三河鎮辣椒產業帶,逐步形成了“一張訂單、四項保障、多份收入”的產業脫貧機制,有力地支撐了群眾增收,貧困戶脫貧。今年,紅明村230戶農戶共種植辣椒682.2畝,其中貧困戶44戶種植辣椒132.8畝。

 

  “以購帶扶”真正助力貧困戶脫貧

 

  2001年,石柱縣開始辣椒規模種植和產業化發展,如今已成為“中國辣椒之鄉”和“中國辣椒百強縣”,集“辣椒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四位一體產業鏈條全面形成和完善。通過十多年的發展,石柱辣椒產業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也涌現出了不少本土龍頭企業,而“譚妹子辣椒加工廠”就是其中之一。

 

  在石柱,有一種辣椒品牌叫“譚妹子”,有一位與辣椒有關的名人她叫譚建蘭。14年前,譚建蘭放棄了原本效益不錯的生意,把目標轉向了辣椒產業,從開設辣椒專業合作社再到辣椒加工廠,一路走來,譚建蘭這個名字在石柱可謂是家喻戶曉。但是作為一名土家妹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卻始終不忘自己的鄉里鄉親,帶著鄉親一同致富,是譚建蘭一直以來的目標。

 

  9月12日上午9時,在石柱縣下路街道的譚妹子辣椒加工廠里,除了廠房內的繁忙景象,給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在加工廠外的一張名為“石柱縣天泉村幫扶墻”的海報,記者看到海報上有43名天泉村貧困戶二維碼,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獲取貧困戶的詳細信息,并且還可以了解貧困戶家里的產品情況。

 

  據“譚妹子”電商平臺負責人廖瑜介紹,此舉正是譚妹子為對口幫扶的貧困村建立的電商平臺,通過“以購帶扶”的模式助力貧困戶脫貧。“天泉村是譚妹子聯系的7個鄉鎮其中一個,‘以購帶扶’電商模式從今年2月開始運營,目前通過這個平臺已有10多萬元的交易量了。”廖瑜說,客戶通過“譚妹子”電商平臺點擊農戶家的產品之后,將有村干部親自上門取農產品然后交給相應的快遞人員,就這樣貧困戶足不出戶,自己家的農產品就能走出去了。廖瑜還告訴記者,接下來,譚妹子還將繼續擴大幫扶對象,將貧困戶家的農產品通過電商模式來進行幫扶。

 

  同時廖瑜也希望這種“以購帶扶”的模式能在石柱縣鋪開,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項目中,“接下來,我們會制作更多的海報擺放在石柱的一些公共場所,讓更多人掃描二維碼幫扶這些貧困戶,讓他們早日脫貧。”廖瑜說。

 

  村支書忙不停 村民收入年年漲

 

  譚正富是下路街道上進村的村支書,自從進入辣椒收購旺季以來,譚正富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即使累點對于譚正富來說都是值得的,因為可以幫助全村居民擺脫貧困。

 

  9月12日早上10點過,在上進村王家巖招呼站格外的熱鬧,整個高興組的村民都將自家種植的辣椒裝袋背到這里來過秤售往合作社,而村支書譚正富就是站在電子秤旁邊的會計,一邊吆喝著村民們裝車一邊盯著秤上的數字然后記錄下來,現場一片祥和。

 

  譚正富說,在王家巖招呼站收購辣椒已是當天的第二站了,“全村有十個站點,都是定時定點收購,今天要收四個站,大概要收10噸左右的辣椒。”譚正富對記者說。

 

  說起上進村的辣椒產業,譚正富有道不完的話,“我們村2011年開始種植辣椒,一開始很多村民不接受,怕虧,通過幾年種植村民發現收入越來越多,種植的村民也越來越多了。”譚正富說,目前上進村共種植辣椒814.9畝,今年預估產量在800余噸,到目前已收購400余噸,不少村民收入早已破萬。

 

  在收購現場,一位叫譚春福的老先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譚春福耳朵聽不清,背有些駝,和老伴抬著上百斤種的辣椒上秤有些吃力,但是譚春福卻使出了渾身力氣,因為這一袋袋辣椒將是一大家子的唯一經濟來源。

 

  譚春福今年65歲,不僅是上進村的貧困戶同時還是上進村的低保戶,兒子由于意外離開了,家里還有兩個孫子,而妻子也是體弱多病,家里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了譚春福一個人的身上。即使如此,譚春福一點也沒放棄,從2011年便開始種植辣椒,如今5畝辣椒就能給譚春福一家帶來1萬多元收入,“現在1212的政策好了,對我們也很照顧,化肥和辣椒苗都不用我們掏錢買,年底還有分紅。”譚春福說。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