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高溫之下,市民的菜籃子也變得重了。本周開始,多級蔬菜市場都呈現菜價上漲的趨勢。業內稱,上月全國各地蔬菜產區遭遇大雨,本月持續高溫干旱影響本地蔬菜的入市量,造成了菜價波動性上漲。
多數葉菜漲至3元起步
昨天上午,市民羅女士在漢口鄂城墩一菜場買菜時發現,買了幾樣青菜花了將近20元,比前幾天買的貴多了,而葉菜價格都在3元以上。
在這家菜場里,生菜一斤4.5元,油麥菜3.8元,萵苣葉子5.5元,上海青5元,四季豆3.8元,花菜4.5元,豆角4.8元,絲瓜4.5元,大部分蔬菜都在3.5元以上,只有大白菜、包菜、白蘿卜在3元以下,且最低也要2元一斤。
與菜場相比,超市里的菜價更高。在姑嫂樹的一家大型超市里,上海青一斤賣到7.98元,薯尖6.98元,萵苣葉子6.98元,油麥菜6.98元,大白菜秧4.48元,小白菜4.98元,最便宜的本地芹菜和紅莧菜,也分別要3.78元和3.98元。
氣候因素影響蔬菜產量
探訪中,武昌糧道街菜市場的商販王師傅稱,這個星期到批發市場里晚一點就拿不到看相好些的菜,本地的菜就更少了,大部分菜價都漲了0.5元到1元左右。
在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的批發商曾師傅告訴記者,6月底時全國主要蔬菜產區都遭遇大雨,現在又遇上高溫,菜的損耗變大,出產速度也變慢,只能漲價。
湖北省農業廳蔬菜辦的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持續的高溫形成了部分蔬菜產地的干旱,加上季節性換茬,本地蔬菜上市量有所縮減,使得菜價波動上漲。
菜源補充慢價格仍趨漲
“如果氣溫繼續這么高,菜價應該還會漲。”批發商曾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持續高溫氣候下,運輸、保鮮、損耗等成本將提升,進而拉高菜價。
不過,有菜農稱,因為在持續高溫少雨條件下,葉類菜的出產期會推遲10天左右,這就使得菜源的補充速度較緩。
市場人士介紹,目前的市場補給僅有來自宜昌、恩施等地區的高山蔬菜,預計在持續性高溫天氣結束前,江城菜市還會呈現緩慢上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