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州農業局在恩施華硒農產品市場價格監測,第一季度20種主要蔬菜平均價格5.94元/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2.9%。其中:本地蔬菜產地價格2.45元/公斤,同比下降5.6%,白蘿卜、大白菜、甘藍、萵苣等降幅較大,大白菜和白蘿卜3月份不足1元/公斤,花菜、生姜降幅略低,僅有菠菜和大蒜同比略增,大蒜上漲2%、菠菜上漲7%。外來蔬菜價格均呈現下降,以紅辣椒、青椒、黃瓜、茄子、四季豆、豇豆較為突出,西紅柿、蓮藕與上年基本持平。
當前蔬菜供給進入“春淡”,菜價低位運行。究其原因,一方面國內經濟下行,需求不足;同時,去冬今春蔬菜產區氣溫普遍較高,產量同比增長,市場供應充足。這種情況直接影響菜農本季收益,增加“菜賤傷農”風險;亦將引發農民蔬菜種植積極性下降,減少本季播種面積,很可能引起“下期”蔬菜上市價格大幅上漲,導致“菜貴傷民”。
由此,各縣市及鄉鎮農業部門要準確把握產銷態勢,加強分類指導,確保蔬菜市場價格平穩,菜農持續增收。一是防范“菜賤傷農”,當前蔬菜價格低位運行,部分地方個別蔬菜品種已處于盈虧平衡點,農業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保障菜農合理收益預期。二是避免“菜貴傷民”,降低蔬菜價格暴漲風險。當前即將進入汛期,多雨等災害性天氣頻發,一旦災情發生,菜價暴漲將成必然。要搞好蔬菜產銷信息監測預警和信息發布,引導生產基地、批發市場和運銷大戶加強信息溝通和產銷銜接,確保蔬菜平穩供應。三是加強技術指導,調優蔬菜生產品種結構。各級農業部門要利用春耕春播有利時節,加強蔬菜生產技術指導,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產業扶貧,緊緊抓住高山蔬菜、城郊蔬菜和地方特種蔬菜三個重點,進一步優化生產結構,推進全域綠色創建。高山蔬菜著重抓好品種與茬口多樣化技術推廣,城郊蔬菜側重春提早和秋延晚大棚設施菜生產,地方特種蔬菜著力全程綠色規范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