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我市蔬菜價格呈現周期性上漲,個別蔬菜品種漲幅超過一倍。節后,記者再次走訪市場發現,雖然年前漲幅較大的蔬菜品種節后價格稍有回落,但大多數蔬菜價格依然堅挺。市場上大多數蔬菜價格多在每斤4元左右,5 元以上蔬菜并不鮮見,只有蘿卜、白菜等冬儲品種的價格在每斤2.4元左右,價格比春節期間略有回落。
豆角的價格從年前最高的每斤13元降到10元左右;青椒還徘徊在4元—斤;黃瓜價格相對便宜,每斤3元左右,茄子約3.5元。部分菜價比年三十平均每斤降了2元左右,但不少菜價下降幅度不大。在花園市場,蔬菜攤主明顯比前些天忙碌了很多,買菜的人也比前些天多了很多,狹窄的過道顯得有些擁擠。“晚上我們家三口人想涮火鍋,買點兒茼蒿、菠菜、油菜等葉菜。一問才知道,現在的菜價跟年前沒差幾毛錢。這都過了初十了,菜價咋還沒落下來呢?”正在挑選葉菜的宋佳說。
“按照往年經驗來看,菜價在過了初十后就開始一點兒點兒往下走,但今年菜價的回落幅度與往年相比并不明顯。”在西苗圃市場,一位賣菜多年的菜販向記者介紹,春節效應是菜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春節前是蔬菜銷售的高峰期。特別是很多人會在春節前購買很多蔬菜,存放得當的話能吃到初四五。從初五開始,買菜的客流量開始回升,過了初十,基本上就快趕上平時的客流走勢。
“但我們的傳統習俗是沒過正月十五這年就沒算過完,因此菜價在走春節行情,與客流量關系不大,預計十五過后陸續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