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禹城市蔬菜大棚同比增三成

   日期:2017-01-1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52    

  1月5日,市中街道孫莊村村民孫義順一家人正在大棚里忙碌著。他們家3個大棚的西紅柿進入了盛果期,棚外兩輛蔬菜運輸車正等待裝車,趕著搶“鮮”上市。“現在西紅柿一斤3塊錢左右,趁著春節前價錢好賣出去,3個棚收入10萬塊沒問題。”孫義順臉上笑得開了花。

  孫莊村共有120戶、510口人,和孫義順一樣,越來越多的村民把發展大棚蔬菜視為一條致富路,紛紛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現有大棚種植戶70余戶。

  2014年秋,該村黨支部書記孫元軍上任伊始,針對村民種植單一、無增收門路的實際,與村里的10余名黨員干部,以入股分紅的方式,聯手創辦了利源蔬菜種植合作社。經過兩年多發展,現已發展到社員70多戶,大棚130個,以種植西紅柿、西芹等綠色蔬菜為主。孫元軍介紹,他們村南鄰四季青蔬菜批發市場,北靠沈莊集市,平時合作社還聯系各地蔬菜批發商地頭收菜,不僅賣菜不用愁,價格有時候比周邊村還高。為增加蔬菜品質,2015年,他們又高標準建起了新型鋼結構日光棚,占地少、采光好,最長的100米,一季純收入大約6至8萬元,帶動了全村經濟發展。

  近年來,市中街道把蔬菜生產作為調優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來抓,然而隨著菜農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產生了土地需求矛盾,街道因勢利導,規范土地流轉,把一些沒能力、沒條件種植蔬菜的農戶的剩余土地,依法承包給涉農企業和種菜大戶搞規模種植,讓他們放開手腳,加快發展。

  2016年,市中街道把發展蔬菜為主的高效設施農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按照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思路,精心組織,集中規劃建設了四季青大棚菜、祁莊大棚菜、頤康大棚菜、立新露地菜等8個蔬菜基地,發展無公害蔬菜4.5萬畝;新建蔬菜日光大棚2000余個,總數達到9000個,比2015年多了三成。

  為確保大棚蔬菜產業健康發展,市中街道還通過專家帶骨干、骨干帶菜農的辦法,培養了一批設施蔬菜管理技術人才,使菜農掌握大棚蔬菜生產的管理、育苗、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大棚蔬菜培育過程中形成了“科技人員到戶、技術要領到人、科技成果到田”的格局。

  目前,市中街道大棚蔬菜產業已步入良性發展軌道。大棚蔬菜品種由原來的黃瓜、西紅柿兩三個品種,發展到茄子、青椒、西葫蘆、土豆等10多個品種,菜農人均年增收1.1萬元。市中街道連年榮獲德州市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先進鄉鎮、設施蔬菜先進鄉鎮等稱號,2016年被授予“山東省特色產業鎮”稱號。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