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2016年第35周(8月22日-8月28日),中國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的18個指標中,相較于上周只有2個指標上漲,2個指標持平,剩下14個指標下跌。
價格形勢
【生豬價格】本周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從上周的18.38元/公斤至18.33元/公斤,從趨勢上看本周繼續延續上周平穩震蕩的局面。上周末8月21日至18.35元/公斤,本周仍保持在18.3-18.4元/公斤窄幅震蕩。
【仔豬價格】本周全國外三元仔豬價格從52.37元/公斤至51.47元/公斤,基本平穩,較去年同期的33.85元/公斤上漲52.05%。頭均價格從上周的785元跌至772元。
【飼料成本】本周飼料成本繼續保持下跌勢頭,養殖戶玉米(1461, -6.00, -0.41%)到場價格從1.93元/公斤跌至1.92元/公斤,同比下跌18.64%。豆粕價格與上周持平,仍為3.29元/公斤,同比上漲2.49%。育肥豬配合料價格也與上周的2.65元/公斤剛好持平,較去年同期的3.07元/公斤下跌了13.7%。
生豬預警:紅色、過高
【豬料比價】本周全國瘦肉型豬料比價(瘦肉型豬出欄價格/育肥豬配合料價格)從6.94:1至6.92:1,較去年同期的5.92:1(走出虧損、進入盈利)上漲16.9%。處于紅色預警過高盈利區。
【豬糧比價】本周全國平均豬糧比價與上周的9.31:1剛好持平,瘦肉型豬糧比價平均水平從9.52:1至9.55:1。豬糧比價仍處于紅色、過高預警區。較去年同期的7.69:1上漲24.07%。已在8.5:1以上連續35周,在9:1以上連續33周。
養豬盈利
【自繁自養頭均盈利】本周全國瘦肉型豬自繁自養頭均盈利水平從上周的761元至755元,主要原因是飼料成本繼續下跌,而豬價在9.2元/斤左右平穩震蕩。去年同期的盈利水平為455元。連續第32周保持在600元/頭以上的盈利。
【仔豬盈利】本周仔豬和母豬的補欄積極性基本平穩,外三元仔豬頭均盈利從上周的506元降至492元。全國后備二元母豬平均價格至2036元/頭,補欄積極性相對平穩。馮永輝:連續3年出現的“9月豬價分水嶺”現象是否會重現?
自8月10日全國瘦肉型豬價回升至18.4元/公斤左右后便開始平穩震蕩,直至本周末8月28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至18.38元/公斤,依然在18.4元/公斤附近震蕩,已經累計近20天。此價位剛好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9元/斤的邊緣震蕩,但去年此時剛好為全年豬價最高點,隨后便進入了長達近3個月的緩慢下跌(參考下圖)。供需兩端均已來至臨界點附近,平穩態勢即將被打破。
自2013年開始,國內生豬市場已連續3年出現“9月豬價分水嶺”現象。如:2013年9月9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為15.96元/公斤,之后進入緩慢下跌直至10月底11月初至15元/公斤,下跌持續的時間短、跌幅也并不算大。其下跌的性質屬于整個豬周期下跌期中短暫反彈后的調整期下跌,既不具備持續性,也無大的下跌空間,真正持續大幅下跌是在春節前一個月左右開始的、持續至2014年底的大幅暴跌。2014年8月26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至15.15元/公斤左右,隨后進入長達近7個月的緩慢下跌,直至2015年3月18日的11.6元/公斤左右才結束下跌。此波下跌持續時間長、累計跌幅較大。其性質屬于整個豬周期周期性下跌期中的階段性反彈后的二次下跌,過剩的產能并未被完全淘汰導致的再次奔向周期底部的下跌。2015年9月7日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從18.2元/公斤左右的價位開始進入緩慢下跌,直至2015年11月20日左右跌至16元/公斤左右,下跌持續了2個多月,跌幅也超過10%。其性質屬于豬周期周期性上漲期中的短暫下跌,由于之前產能大幅淘汰,因此下跌不具持續性、空間也不大,隨后豬價再次強勁上漲。因此不難看出,2013年以來連續3年出現的9月份后開始的下跌和分水嶺現象,是在不同的基本面情況下發生的。2013、2014年9月份開始的下跌均屬于上一輪豬周期的周期性下跌期,下跌的原因是基本面產能過剩、目標是跌向底部、淘汰過剩產能。而2015年9月份開始的下跌是周期性上漲期中的短暫回調,原因是階段性的成活率提高導致的供應階段性增加、豬價短暫回調,隨后便再次大幅上漲。因此,之前3年連續出現的“9月豬價分水嶺”現象,是在不同的豬周期背景下連續發生的,其共同的原因均是由于之前冬季階段性的仔豬成活率低,導致9月前豬價上漲。之后仔豬成活率提高導致9月份后供給增加豬價下跌。很顯然,今年年初這種階段性的仔豬成活率差異再次出現,4月份后仔豬成活率明顯提高也將再次導致9月份后可出欄的豬增加。但今年整個生豬市場的基本面與之前3年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3、2014、2015年連續3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21個月導致產能大幅下降,從而助推生豬市場從2015年3月進入了新一輪豬周期的上漲期。但2015年的強勁上漲并未帶動生豬產能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母豬存欄并未在2015年出現明顯的大幅上漲。因此,整個2016年生豬供給增加的空間非常有限,4月份之前和之后仔豬成活率上的差異很難像前幾年一樣對整體供給產生大的影響。
隨著9月份各大院校的開學需求端會出現小幅回升,由此可能會推動豬價的小幅回升,但空間也非常有限。除了前期仔豬成活率提高導致供給略有增加的制約外,進口豬肉仍是牽制豬價進一步上漲的主要因素,而且這一因素對豬價的影響有可能一直持續至今年年底。若無大的偶發因素出現,春節前的豬價都很難出現大幅上漲。而且從供給端看,4月份后仔豬成活率的提高必將傳導至生豬供給,因此在12月豬肉消費旺季到來前,豬價仍有可能經過短暫小幅回升后再次小幅下跌。在今年年初我們發布的年報中,我們認為豬價有可能在9元/斤以上保持10個月以上,全國豬價跌破9元/斤的可能性最大的2個月便是10月和11月,之后在需求旺季到來前再次反彈。
在此問題上,廣大養豬人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心態,不可對后市過于樂觀,盡早放棄22元/公斤甚至24元/公斤的幻想,豬價能重回9.5-10元/斤就已經是極限了。同時也不必過于悲觀,2015年的母豬產能決定了整個2016年的生豬供給和豬價,真正的生豬供給持續性增加不可能在2016年年底前出現,豬價保持高價位是常態,期間的下跌不僅沒有持續性,而且空間也將非常有限。還是幾個月前21周和23周周報中的那句話,理性、平常心看待豬市漲跌,適時出欄、落袋為安,知足常樂、適可而止!豬價再怎么變化也阻擋不了2016年成為養豬業歷史上名副其實的“金豬年”、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