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重慶時報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獲悉,以綠葉菜為主要的“消暑菜”雖然價格出現了上調,但是依然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不過,喜歡吃魚的市民可能會郁悶一點。天氣太熱,外地的魚在運輸過程中也很“受傷”,導致價格一路上漲。
葉子菜走紅,蔬菜均價小幅上漲
“葉子菜好買得很,這么熱的天還是吃點蔬菜最安逸。”今天上午,在南岸區正揚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和冷清的肉制品去相比,這里明顯要熱鬧很多,各種蔬菜擺在臺上。
“天氣太熱了,吃油膩了不安逸,還是吃點蔬菜最爽口。”以為正在選購苦瓜的市民告訴重慶時報記者。
蔬菜賣得火,價格也是俏得很。據市商委檢測監測的30種蔬菜品種價格“18漲7跌5持平”,其中茄子、青椒、生菜等蔬菜價格周環比分別上漲15.6%、8.78%、7.96%,在18種價格上漲蔬菜中漲幅居前。
重慶最近的持續高溫,讓市民們對“降火清熱”的蔬菜需求量增大,導致這類蔬菜走俏。
苦瓜和冬瓜價格較為穩定,分別為0.98元/斤、1.98元/斤。嫩南瓜受到廣大市民青睞,價格上漲到3.98元/斤,“這種南瓜吃起來更加細膩、口感好,雖然價格上漲,買的人還是很多。”新世紀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老南瓜價格趨于穩定,價格為1.28元/斤(整賣)或1.58元/斤(分賣)。
菠菜領漲,后市價格要回落
高溫天氣繼續,藤菜、油麥菜、生菜、菠菜等葉類蔬菜價格有小幅上漲,在價格上漲蔬菜中漲幅居前。
在沙坪壩區新世紀超市,記者注意到,目前大部分葉內蔬菜價格都在在2元到3.98元/斤左右,藤菜1.98元/斤,云南生菜3.98元/斤,木耳菜3.98元/斤,但今年菠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云南菠菜已漲到5.98元/斤。
“雖然已經立秋,但最近高溫天氣持續,本地蔬菜陸續減產,加上高溫天氣持續,價格都有小幅上漲,但菠菜自7月進入酷暑季節以來,一直居高不下。”新世紀超市工作人員介紹。
據業內人士介紹,菠菜屬耐寒蔬菜,最適宜生長溫度為15-20℃,因此高溫天氣對于菠菜生產影響很大,目前重慶地區產量很少,基本靠外地供應,加上菠菜在高溫天氣運輸中容易脫水和腐爛,提高了成本,所以菠菜價格近期高居不下。他表示,天氣轉涼后,本地菠菜將陸續上市,屆時菠菜價格就會迅速回落。
魚肉價格逆勢上揚,鯽魚突破十元大關
草魚8.8元/斤、鯽魚10.5元/斤、花鰱9元/斤……重慶時報記者在南坪正揚農貿市場發現,鉗魚、草魚、鯽魚、花鰱、白鰱全線上漲,每斤漲幅都在1元以上,其中鯽魚更是突破了十元大關。
市場一位魚販告訴記者,目前,魚的單日銷量雖不及往常,但價格卻不降反漲,似乎與重慶氣溫成正比,天氣越熱價格越高,其原因主要是批發價一天天漲高,零售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市農委農業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價格監測數據也顯示,第33周重慶水產總體零售均價11.88元/斤,周環比總體均價上浮0.91%。其中,鯽魚零售價10.76元/斤,周環比穩中略漲1.24%,與上月均價比明顯上漲5.56%,同比大幅上漲11.22%;鯉魚零售價9.34元/斤,與上月均價比穩中略漲1.70%,大幅高于全國均價17.02%。
重慶酷熱難耐,大量避暑客外流,各大中院校也尚未開學,本是豬肉、魚肉的消費淡季,然而在豬肉量價齊跌的背景下,為何魚價出現逆勢上揚呢?
“這主要是受重慶高溫天氣和對外地貨源市場依賴的雙重影響。”市級龍頭企業云陽縣高陽鎮漁公農業開發公司生態魚場董事長溫定軍分析稱,近年來,受制于水環境保護,我市漁業發展相對較慢,本地市場需要大量“長途魚”作為補充,主要貨源來自湖南、湖北等地。近來,重慶持續高溫,給“長途活魚”運輸造成麻煩,需加冰塊和充氧,增加了運輸成本和損耗成本。同時,7月初,湖南、湖北等地遭受暴雨災害,大量魚塘、秧田遭到水漫,養殖魚批量逃逸,從而造成近期上市量減少,魚市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由此逆勢上漲。
業內人士預計,在較短的后市,暑假即將結束,各大中院校陸續開學,避暑客也會陸續返渝,消費市場對魚的需求會有所增長,供給市場卻相對乏力,淡水魚價格或將持續高位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