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歸忙,勿忘六月黃。”“六月黃”是上海市民喜愛的一道夏令美味。進入農歷六月,“六月黃”開始逐漸上市。記者昨天在采訪中獲悉,滬上水產市場以及菜市場已經開賣“六月黃”,目前已經進入批量上市階段。相比于去年,今年的“六月黃”價格略高。
昨天,記者在虹口區大連路的一家菜市場看到,“六月黃”的招牌已經出現在水產攤位上。在一家水產攤位上,“六月黃”分裝在兩個桶內,個頭有大有小。攤販告訴記者,“六月黃”論個賣按照規格不同,零售價也有差異。1.2兩左右的每個賣8元,1.5兩左右的每個零售價為10元,2兩左右的賣到了15元。在祥德路的一家路邊水產店內,“六月黃”的價格要便宜得多。1.3兩左右的螃蟹每個只賣6元。
“六月黃”的上市也吸引了一些嘗鮮的市民。一位在菜市場購買“六月黃”的市民告訴記者,每年“六月黃”上市的時候,他總是會買一些。“用六月黃做湯,味道是很鮮的。”“從我們市場來看,六月黃目前色市場行情批發價每公斤80元,也是每斤40元。這個價格比去年略高一些。”銅川路水產市場信息員倪志軍對記者,“六月黃”屬于小品類的水產,市場交易量小,目前一天的交易量達到2-3噸。“基本上,這也是批量上市的高峰期的交易量了。”
“六月黃”的上市量為什么不大?倪志軍告訴記者,“六月黃”是尚未成熟的大閘蟹,經過脫殼之后,可以生長為成熟的大閘蟹,那個時候的價格,不是賣“六月黃”可以比擬的。再過一兩個月就可以賣大閘蟹了,所以一般蟹農不舍得賣小蟹。
一家大閘蟹養殖企業的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他表示,一般而言,規模化的養殖場或者養殖戶是不做“六月黃”市場的。除了市場小生意不好做之外,捕撈小蟹也容易對其他正在生長的大閘蟹造成不利影響,得不償失。“六月黃”通常出自小的養殖戶,或者飼養密度非常高的蟹塘,這些螃蟹已經成熟,長不大了,因而提早拿出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