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2016年我國龜市前景仍好,暴利不再

   日期:2016-07-1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408    

我國龜市從2013年火爆以來,到2015年底開始波動,除本土品種烏龜和部分育成引進的新品種以外,幾乎全線下跌,為此,新進的養龜人出現了恐慌和悲涼的情緒,紛紛咨詢2016年我國龜市形勢,為此筆者考察了兩廣、海南、江浙贛閩等省的養殖戶與經銷商,并就目前的養殖情況和市場形勢談點自己的看法,由于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公開正規的龜類銷售市場可以獲得準確的市場流通數據,所以只能根據調查情況進行分析,難免欠缺,僅供參考。

  一、食用龜類消費價格上揚,出現利好

  1、數量減少價格上揚

  我國的食用龜類主要是指烏龜(中華草龜)、蛇鱷龜(小鱷龜)、中華花龜(臺灣草龜)、紅耳龜(彩龜),由于2014年前的價格長期低迷,養殖量也大幅減少,所以到2015年價格普遍回升,特別是本土品種烏龜,因民間食用消費回升和中醫保健品加工的需求增大,價格大幅回升,到2016年,溫室養殖商品達每500克35元以上,外塘養殖規格750克以上的達到每500克50元,還供不應求,但這種勢頭還能維持多久,還有待觀察。

  2、終端消費擴大養殖利好顯現

  我國的食用龜屬于消耗性龜類,其需求會隨著民眾的食用和加工的需求增大而增加,隨著民眾對食用龜類保健功能的逐步了解和經營者食用服務的提高,消費量會逐步增多,所以市場前景利好顯現。

  二、寵物名龜價格下行,利潤仍豐

  1、養殖需求仍為主流

  我國的寵物名龜,主要是指養殖種群相對較小,經濟價值較高的觀賞性龜類,涉及品種有水棲龜類、半水棲龜類和陸龜的幾十個品種,而且大多為國外引進。雖說這些龜類也有食用和藥用的價值,但因價格較貴,所以市場購買者多為養殖者培育種苗后以繁殖苗種銷售為主,這種市場消費的特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不但不會消耗(除非死亡)反而會增加,所以目前的市場主流仍以養殖需求為主。

  2、價格下行利潤仍豐

  養殖隊伍的擴大和數量的不斷增多,必然會導致價格下行,有的甚至下行急速,謂之暴跌。如廣西黃喉擬水龜2013年10克左右的頭苗每只價格超過800元,而2015年同期跌至不到400元,謂之跌幅過半。但只要仔細算賬,每只苗的成本按設施和引種的投入費用十年攤銷,只要期間親龜不死,一般每只苗的實際成本不會超過20元,每只400元的售價,仍獲利20倍,預計2016年價格還會有下行的可能,但以本計利仍豐,如海南龜鱉行業協會會長陳如江在包裝出口龜苗的現場與筆者談起自己的河偽龜(紅肚火焰龜)時說,目前我在國內已經定出去的是每只苗65元,相比去年價格低了一半,這次出口美國,價格只有25元/只,價格不但比去年低,也比國內現價更低,但我還是要出口,為什么?因為和成本比我還是有錢賺,同時按合同兌現出口,做的是長遠生意,爭的是一個信譽和品牌。這就是目前一個真正養龜企業家的產業發展謀略和眼光。

  3、市場走勢簡要分析

  高端品種(如金錢龜等)仍將處于數量漸增,價格雖也下跌,但不會過大,市場受眾也相對較小。

  中檔品種(如黃喉擬水龜等)因養殖地域性強、養殖技術成熟和繁殖力強,苗種增量較大,市場價格會緩慢下行。

  食用龜還會平穩上揚,但幅度不會很大。

  新品種供不應求,如異化龜和一些小型觀賞龜,因很適合家庭養殖,加之數量稀少和市場前景看好,基本是處于供不應求的勢態。

  4、前景仍好,暴利不再

  資本金在社會資本市場的流動是以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來吸引和推動的,當某個項目的利潤率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時,資本就會不約而同的流向某個項目,當社會資本發現龜市的現行和潛在利潤率大大超過社會平均利潤率時,就會流入大量資金到龜市,并推動龜市走高,于是這個陌生的市場一下子被資本擁有者關注和投入,就這樣出現了龜市,出現了養龜熱,出現了種苗短缺,價格暴漲,種苗擁有者和炒作者獲得了暴利,這是一種市場形態,也是一種最正常不過的業態,這種市場業態不但造就了一個產業的形成,也使一個產業得以延續和發展,那就是吸引了一大批原本不知龜為何物的養龜人和他們發明的獨特養龜模式。

  養龜業的產生和隊伍的壯大使養龜業在市場價格起落和產業發展的規范中不斷前行,所以前景看好,但那種瘋狂的暴利時代會隨著龜的數量不斷增多和市場的不斷規范及社會利潤率不斷向平均利潤率靠近而不會再來。

  三、精心養龜平衡心態

  市場形態是考驗執業者韜略和心態的試金石,作為養龜這種特種動物開發利用產業化的中國業者,去除浮躁和盲動十分重要,和龜一樣用平和的心態、愛龜的心結去養龜,不去過分追財逐利,卻是養龜獲大利的謀略,如雖目前價格下行,但利仍不菲,年度生產的苗種,就應適時出手,這樣既滿足新養殖者的種苗需求,利于壯大產業隊伍,也回籠了資金獲利,切不可囤積居奇,惡意炒控,使新入者望而卻步,這樣對產業的發展壯大帶來不利。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