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蘇城市場豬肉價就不斷攀漲,被網友戲稱為“飛天豬”。半年過去了,“二師兄”身價是否逐步回落?據市價格監測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每月兩至三成漲幅為常態,且各豬肉品種輪流“坐莊”。
據蘇州市價格監測中心月均價數據,2016年上半年蘇州市場上豬肉零售月均價分別為(每500克,下同)14.53元、15.41元、15.61元、16.16元、16.44元和16.60元;環比分別上漲1.39%、6.02%、1.31%、3.52%、1.74%和0.99%,雖然環比幅度寬窄不一,但總體累計上漲達14.25%,一路走高的豬肉價已成不爭的事實;月同比分別上漲14.87%、21.89%、24.38%、33.20%、32.44%和32.77%,每月兩成甚至達三成的漲幅為常態。
據業內人士分析,豬肉市場零售價漲勢不減,每月居高不下,主要有四重原因。首先,生豬價格高位運行。常熟市梅李鎮一家大規模生豬養殖場各月的調查數據顯示:春節一過,市民消費回歸平淡,3月生豬銷量環比下降,生豬價格略有下跌但仍在高位運行。5月生豬平均出欄價格每50公斤為1030元,同比去年710元上漲45.07%,漲勢強勁。
其次,養殖成本逐年增加。5月份數據顯示:頭均仔畜進價625元,同比去年425元上漲47.06%,環比上月600元上漲4.17%。5月生豬頭均所需精飼料費為598.13元,同比去年減少8.58%。養殖戶還表示,包括仔畜價格、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不同方面,較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上漲。
第三,市場需求并未遇冷。6月結束,上半月均價為16.63元,下半月均價16.56元,淡季即將來臨,但從價格表現來看,還沒有正式回落。
最后,替代消費動力不足。吃豬肉是蘇州人主要的生活飲食習慣之一,雖然作為高價豬肉的替代消費品,如牛羊肉、禽類、水產在短時間內需求會增多,但總體而言,豬肉漲價的大勢對日常家庭消費影響并不大,南環橋每周成交量略有波動呈稍降走勢。
下半年開啟,后市豬肉價格會怎樣走勢?據業內人士預測,進入7月,各大學校進入暑假休學階段,食堂豬肉消費將銳減,天氣炎熱導致傳統淡季到來,后市價格會漲跌互現,總體小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