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是山東省乃至全國最主要的蔬菜基地,種植面積近300萬畝,占全省的10%,其中壽光蔬菜種植面積80萬畝,年產蔬菜60億公斤,成為全國最大的果菜品種研發、生產及推廣集散地,種子交易規模大,品種類別繁多,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
壽光市高端農業優勢凸顯,建有高標準大型蔬菜園區48處;成功培育蔬菜新品種52個,種苗年繁育能力達到12億株,全國60%以上的蔬菜種子、種苗來源自壽光市;新認定綠色農產品153個,新增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個,總數達到11個,居山東省縣級市首位,成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目前已有110多家國內企業、科研院所和10多家國外種子企業在壽光建立了蔬菜種子研發、種苗繁育和示范基地,形成了由20多位知名專家和近百位博士、碩士組成的蔬菜研發隊伍,初步構建起了以壽光研發機構為骨干、國內外研發力量為主體的蔬菜種子研發體系。
扶持政策
近年來,壽光市制定并出臺了《加快蔬菜種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對種子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新品種選育、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扶持,對項目建設用地拆遷、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給予補助,并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全面支持種業發展。此外,還設立了蔬菜種質資源保護開發資金,每年整合兩億元,支持蔬菜種子研發和種苗繁育產業。對省級以上審定新品種和推廣萬畝以上新品種,分別獎勵20萬元和100萬元;對國家和省級蔬菜科研中心,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對在壽光創新創業具有育種成果的育種專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30~300萬元資金獎勵或扶持;對新入駐壽光的研發型種子企業建設育繁基地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青苗補償和地面附著物拆遷所需經費由市財政給予補貼。
品種權交易平臺育種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紐帶
植物品種權就是育種者權利的體現,更是農業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品種權申請權、所有權、使用權。植物品種權的核心是育種家培育品種被別人作為商品使用時,需要交付給培育者一定的報酬(或費用)。
如今,隨著種業發展日趨國際化,品種權作為育種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紐帶,已逐漸成為科研單位、種子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標志。一個公開、公正、公平的品種權交易平臺,可以讓品種權交易順暢、規范、合理地開展,這樣的平臺無疑是產業發展與科技研發兩大齒輪之間的“潤滑油”。
育種研發是種業的命脈,各個科研單位和種子企業也都在圍繞各自的戰略規劃進行科研投入,然而,在沒有有效溝通條件的情況下,重復研發投入時有發生。公開交易平臺的建立,既可以避免重復研發的情況,有效降低品種權交易各方的市場搜尋成本,更可以加快品種權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種子企業之間的快速流動,促進育種研發單位和種子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構筑現代品種權產業鏈,實現品種權最大化價值。科研成果快速順利地轉化,成為拉動種業快速發展的內生動力,而品種權交易平臺就是這種動力的“驅動器”。
我國是世界上人均蔬菜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果菜品種培育以及品種權交易對國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壽光設立的果菜品種權交易中心不但可以讓國內果菜品種權交易更正規、更順暢,還能逐步放大我民族種業的國際影響力,讓國內外優秀果菜品種順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