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3.58元/500克,小豌豆3.28元/500克,黃瓜1.50元/500克……4月24日、25日,記者走訪宜春中心城區商城、箭道等菜市場以及青龍、比一比等超市發現,大部分時鮮蔬菜的價格正在回落,有的降幅與3月份同期相比,超過了50%,比如青椒、黃瓜等。但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大蒜籽價格創歷史新高,與往年同期對比,可謂是“不可同日而語”。
部分蔬菜售價比上月降50%以上
今年春節以來,宜春中心城區蔬菜價格一路攀升,特別是3月份,部分蔬菜的價格創歷史新高。據宜春市物價據局對一季度14個蔬菜品種監測的結果顯示,全市3月蔬菜價格普遍比春節前上漲五成以上。比如青椒,1月均價每500克價格為3.04元,3月均價為6.5元,最高達到8.50元;另外高價的蔬菜還有苦瓜、長豆角,每500克價格均達到9.5元。即使是相對便宜的黃芽白、包菜、蘿卜,其每500克的價格也分別達到3.50元、3.00元、2.00元。這14個蔬菜品種價格與去年同期比全部上漲,漲幅最低是土豆為40%,漲幅最高的是青椒,達到183%。
進入4月后,不少蔬菜的價格開始回落,到4月下旬,有的蔬菜降幅與3月相比,超過了50%以上,其中青椒從約8元/500克跌為4元/500克、黃瓜從4元/500克跌至1.5元/500克、小豌豆從5元/500克跌至3元/500克,茄子從7元/500克跌至4元/500克;此外,小白菜、小南瓜、西葫蘆、油麥菜等常見蔬菜的價格也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記者發現,不同超市和菜市場,相同品種、相似成色的蔬菜,其售價并不等同,有的甚至相差1元/500克以上。
大蒜籽批發價飆升重現“蒜你狠”
不過,在大多數蔬菜價格下跌之時,少數蔬菜的價格并沒有下降,甚至攀高。至于豬肉和排骨,價格仍然較高。記者24日在超市和菜市場看到,紅青椒超過了12元/500克,土豆超過了4元/500克,冬瓜3.8元/斤、大蒜籽8.80元/克,五花肉15元/500克,排骨19元/500克,就連筒骨也要15元/500克。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大蒜籽的價格一路看漲。3月中旬宜春大蒜籽的零售均價約為5.60元/500克,至4月25日的8.80元/500克,價格上漲57.14%,與2014年、2015年同期的3.32元/500克相比價格上漲265.06%,創歷史新高。本來,每年3-5月是冷庫大蒜籽大量出庫、準備騰庫收新蒜籽時節。往年這個時節,宜春的大蒜籽價格都較平穩,波動幅度很小。為何今年變成了“蒜你狠”呢,商城一位出售大蒜籽的商販說,宜春市場上所售大蒜籽主要來自山東、河南,本地大蒜籽尚未形成規模化種植,產量較少,目前價格飆升主要是山東、河南批發商調高了批發價格,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其價格上漲。
至于豬肉價格居高不下,主要是目前豬源仍比較緊張,生豬價格處在上升通道,預計短期內豬肉價格仍將在高位震蕩運行。業內人士分析,造成生豬價格快速上漲的主因有二:一是前三年生豬價格長期低迷的反彈。2013年、2014年生豬養殖業大幅虧損后造成生豬供給嚴重不足,導致2016年前后生豬價格大幅上漲。二是生豬養殖業環保污染治理使不少排污不達標的中、小生豬養殖場被關閉,整個生豬市場的供應量大幅減少,造成了階段性的供需失衡。
本地時鮮蔬菜增菜價逐步回落
針對前階段宜春蔬菜價格居高不下的現狀,物價組織專門調研組到蔬菜批發市場、超市和農貿市場進行了調研。
調研結果表明,宜春市蔬菜價格持續走高的最直接因素還是供需失衡。一是年初的寒潮讓各地區主要蔬菜產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蔬菜產量大大減少,價格也就不同程度提高。二是進入3月份后,宜春連日降雨的倒春寒天氣,導致蔬菜上市期推遲、產量大幅減少。本地蔬菜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供應的蔬菜品種仍以外地為主,菜價也就水漲船高了。三是人力、物力、運輸成本的上漲也是蔬菜價格上漲的一個因素。四是現在三四月相交之際正是外地蔬菜和本地蔬菜交替的“青黃不接”時期,新菜未上市,舊菜庫存不足,也導致價格上升。五是本地菜農種植積極性不高,由于用工價格較高,菜農到城里打工的多了,種菜的少了,另外周邊的種植地有部分被征用,種植面積少了,產量也就減少了、價格也就高了。
此外,由于受低溫天氣的影響,今年新鮮蔬菜的大量上市時間較上年晚了近一個月,同時,價格的明顯回落也延期了近一個月左右。進入4月中旬后,本地蔬菜上市量逐漸增加,蔬菜供應更趨平衡,價格也就逐步回落,到下個月,部分時鮮蔬菜的價格還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