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按理說是豬肉消費淡季,但近期張家口市市場上豬肉的價格卻出現了淡季上漲的現象,而且勢頭明顯,每斤達到了16元。4月20日,記者走訪林園北街、馬路街、商務街等菜市場發現,近期豬肉的價格在每斤16元上下徘徊。
與去年這個時候相比,橋東區姚家莊鎮西榆林村養殖大戶張富今年的心情明顯好很多。“最近豬價在每斤16元左右,幾年都沒有出現過這么好的行情了,毛豬價格每斤還10元以上呢。”4月20日,在張富家的豬舍旁,他邊給豬喂飼料邊說。去年3月,由于豬價持續低迷,他虧損了上萬元。“去年3月以后,行情逐漸好轉,到年底時穩定在每斤13元左右,年后又開始漲,并一直持續到現在每斤16元左右。”張富說。
張富介紹,2015年7月,豬價突破每斤9元時,生豬養殖行業迎來盈利每頭200元以上的時期,9月份之后,豬肉價格雖然出現了小幅回落,但始終保持在每斤8元錢以上,養殖盈利一直穩定在每頭200元至300元左右,并一直持續至2015年年底。“一般情況下,每年春節過后都是傳統的豬肉消費淡季,但今年情況卻反常,年后生豬價格在高位運行的情況下,再次進入上升趨勢。”張富說。
生豬價格緣何淡季不淡,價格走高,并且直逼歷史高點?市農牧局有關人士分析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前三年生豬養殖行業持續低迷,看到養豬不掙錢,不少散養戶和小型養殖戶紛紛退出市場,致使今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量下降,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導致豬肉價格上漲。
對此,懷安縣養豬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認為,豬肉價格淡季不淡出現反彈的現象,與豬周期也有關系。上一個豬周期的高點在2011年,我市生豬價格每斤達到了14元。豬周期和豬肉價格與養殖戶積極性有關,豬肉價格上漲刺激養殖戶積極性造成供給增加,供給增加造成肉價下跌,肉價下跌打擊了養殖戶積極性造成供給短缺,供給短缺又使得肉價上漲,周而復始,造成價格忽高忽低。
專家提醒,廣大養殖戶應繼續保持理性,建議生豬養殖場戶理性判斷生豬價格未來走勢,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合理安排補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