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貴了,冬瓜都要6塊錢一斤,這菜簡直沒法買了。”昨天午飯間,家住合肥廬陽區的胡大叔和家里人抱怨。胡大叔退休后承擔家里買菜做飯的角色,但是近來他的“工作”越來越不盡責,總被兒女嘀咕,說菜沒以前豐盛了。最近一段時間,合肥菜價是蹭蹭漲,昨天下午,記者在政務區一家大型超市內已經找不到一元菜了。“最便宜的蔥是1塊5,白蘿卜是1塊5毛8,上海青、天津白等蔬菜價格也都超過1元。”記者了解到,去年同期平包菜批發價0.3~0.6元,今年則高攀至1.6~1.9元,漲了四倍多。紫包菜去年同期批發價1~1.6元,今年則在2.2~2.5元,長豆角去年同期批發價2.3~3.5元,今年則在4~4.5元。
還有些日常蔬菜成了“貴族”。豌豆苗要13塊錢一斤,小米椒賣9塊錢,蒜黃將近7塊錢,空心菜也漲到了6塊錢。還有季節性的紅椿生更是賣到了17.8元。正在挑選菜的王阿姨對記者說;“今年有點反常,過完年菜還是這么貴,就拿空心菜來說,往年都兩三塊錢一斤,現在都6塊了。”
毛豆米太貴 菜館不愿賣
菜價漲得快也讓開小飯店的范老板措手不及。范老板在合肥政務區經營一家土菜館。他用“全線上漲”四個字概括了近來的菜價。“原先我每天早上采購蔬菜花四五百元,現在要六七百,要多花一兩百。”范老板告訴記者,現在是肉、水產、蔬菜通通漲價。豬肉一斤都賣到十四五塊錢,水產也從上個禮拜開始漲價,素菜就更別提了。一棵苦菊就要八九塊錢。“毛豆米燒雜醬”是土菜館的爆款菜,但最近范老板不敢跟顧客推薦這道菜,如果有老顧客執意要點才會燒,因為做這道菜壓根不賺錢。“這道菜主要是毛豆米、肉丁和干子做的,毛豆米都30塊錢一斤吶,成本太高,以前一天買個15斤左右當材料,現在一半都買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