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的經驗,每年春節后蔬菜的價格基本都會回落。然而,今年年后的菜價非但居高不下,還略有漲幅。業內人士預計,隨著天氣回暖,蔬菜大量上市,今年4月中旬,津城菜價有望回落。
昨天,記者在南開區萬德莊大街菜市場、和平區宜昌道菜市場等一些社區農貿市場看到,不少市民在和菜販討論蔬菜價格的問題。幾位市民說,現在大蔥 的價格在每斤6元,而一向便宜的大白菜和土豆,要價都達到每斤2元以上,豆角、茄子、西紅柿等蔬菜還停留在每斤5-6元的“過年價”。幾位市民給記者算了 一筆賬,每天光買菜就要花費30多元。
在紅旗農貿綜合批發市場,記者遇到了正在批發蔬菜的商販羅先生。他說,蔬菜價格的上漲并沒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利潤,反倒是添了不少煩惱。上貨也 貴,上貨現在也就幾毛錢的利。像豆角拿價要4塊。現在菜價和上貨價比年前要貴,便宜的不賣。像南方有的地方菜好多都受災了,壞了都,少了就貴了。生意少, 有的市民能不買就不買了。(批發市場呢?)都賣不動,我們虧,他們也虧。菜一貴不好賣,10、20塊買不到什么東西。像6、7千塊的貨賣不掉有時就扔了。
那么,蔬菜上漲的原因是什么?金鐘農貿批發市場副總經理周彤表示,津城市場上絕大多數種類的蔬菜都以外地產地為主,大白菜8成以上都產自河北省 玉田縣,天津白菜僅占不到兩成。目前,北方冬儲菜庫存減少,再加之去年年底南方蔬菜產地受寒潮降溫影響,使部分蔬菜損耗增加,造成終端售價上漲。像越冬蔬 菜節后是一個突漲,像一些時令蔬菜分品種陸續回落一些,葉菜類不適合儲存,價格下來快一點兒。根莖類相對差一些,再有生長期相對長一些。像茄子、青椒、圓 白菜這些回落就比較慢。其中一個是由于去年霧霾天氣,種植期比較晚,沒有太陽,種植期錯后半個多月,春季蔬菜前期跟不上。第二個原因,去年12月份有一次 強寒流,南方出現一些降雪,南方蔬菜的生長期推后,產量下滑,造成蔬菜價格上漲。
周彤表示,預計4月中旬,隨著天氣回暖,蔬菜大量上市,蔬菜價格有望回落,像批發這塊,隨著氣溫逐漸回升,產量增大,葉菜類應該在4月中旬會有大的下滑。但一些生長較長的蔬菜價格回落會相對慢一些,估計要5月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