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氣溫逐漸回升,而市內的蔬菜、水果價格也跟著“升溫”,蔬菜早已告別“2元時代”。對于菜價的居高不下,網友調侃“蔬菜比肉貴,且吃且珍惜”等。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蔬菜、水果價格居高不下主要是受季節性周期影響,外地蔬菜及本地蔬菜供應減少,加之蔬菜流通環節較多,導致蔬菜從批發價到零售價一路走高。
近日,一則“20mm普鋼1980元/噸,合0.99元/斤,小白菜9元/斤,頓時感覺正炒著白菜的鍋端不起來了……白菜比鋼貴,最可憐的是水泥,每斤不到八分錢,炒個小白菜已經很高大上了。且吃且珍惜!”的段子在朋友圈內傳得沸沸揚揚。此內容是否屬實記者于昨日走訪了市內多家零售蔬菜市場了解到,蔬菜價格自春節前夕便節節攀升。
3月28日,記者在張掖路菜市場內看到,各類被清理干凈的蔬菜擺放在菜攤上,有的蔬菜旁邊立著價位牌,因生意冷清,部分菜販下午時分懶洋洋地坐在椅子上。而個別市民在得知其蔬菜價格高于心理價位后也選擇離開,部分市民則選擇在一個攤位上將所需蔬菜購買齊全。記者隨機詢問了一些蔬菜的價格,其中香椿價位最高13.5斤/元;散菜花、辣椒、豆角、蔥等蔬菜價格則達到8—10元/斤;而大眾蔬菜,如平菇、茼蒿、水蘿卜、芹菜、韭菜等價格也在4—6元/斤。家住靜寧路的李女士一邊搖頭一邊說:“年前這種散著的菜花都是按個賣,一個1—2元,現在要賣到10元/斤,這樣的漲勢我們老百姓還怎么吃得起?”而在一邊挑選青菜的市民也表示自春節前菜價猛漲之后,再無下降趨勢。“現在菜價這么貴,只能少買點。”王先生將挑好的4個油菜放入塑料袋內。
對于菜價持續居高不下的現象,不僅市民大呼“吃不起”外,菜販也表示銷售吃力。記者在東崗世紀新村菜市場和張蘇灘蔬菜市場內看到,各類蔬菜堆放在攤位上,一些菜販為走銷量站起身來大聲吆喝著。一位商販告訴記者:“菜價高,市民的購買力減少,對于我們來說銷量減弱,同樣也是有弊而無利的。”另一位商販說:“春節過后,我們的銷量明顯減少,這幾天趕上清明節前,銷量才稍有所好轉。”
針對蔬菜價格持續走高的原因,大青山蔬菜批發市場吳主任表示,蔬菜價格主要分為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首先,目前處于產地季節變化,外地蔬菜產量減少,加之本地蔬菜不僅沒有及時跟上,并且種植面縮小,導致蔬菜產量減少。吳主任說:“大青山蔬菜批發市場不僅供應蘭州市的蔬菜市場,而且臨近省市青海、新疆等都在這里批發蔬菜。”
作為蔬菜的一級市場,大青山蔬菜批發市場每天早上幾乎需要9000噸的蔬菜銷量,而實際的到貨量只有4000噸左右。但從我們的監測數據來看,其蔬菜的批發價格基本與去年保持平衡。”而就零售蔬菜市場價格而言,偏高的原因是因蔬菜運輸流通環節較多,蔬菜價格環環漲價,導致市民手中的蔬菜零售價位與批發價相比已翻3倍之多。吳主任說:“通過我們往年的監測,4月中旬以后,本地蔬菜陸續上市,外地蔬菜也會及時跟上,直到9月中旬蔬菜價格會回歸平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