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除了備受推崇的野菜外,有著“樹上蔬菜”美譽的香椿也成為農貿市場中的搶手貨。不過,每斤約20元的金貴價格,也把不少普通市民拒之“籃”外。
3月20日,記者在站前農貿市場了解到,多數蔬菜攤上都有一個小型的泡沫箱,打開一看,里邊正是成小捆的香椿。與普通蔬菜“待遇”不同,泡沫箱中的香椿還被冰塊覆蓋,只有市民前來購買的時候,攤主才會將其從冰塊中拿出,香椿鮮香味撲鼻而來。
“香椿每斤20元,一兩就得2塊錢,金貴著呢。”蔬菜攤主劉作英告訴記者,在整個農貿市場中,目前只有香椿價格排在“奢侈蔬菜”第一位,由于香椿銷量總體偏少,而且常溫保存不易保鮮,對其“優厚待遇”也是情理之中。隨后,記者了解到,豬前后腿肉的價格每斤也不過16-17元,香椿也成為春節后,農貿市場中又一個價格高過肉價的蔬菜。
劉作英表示,目前香椿已經上市大約10天時間,相比剛上市時動輒30元/斤的價格,如今價格已經回落了30%多。香椿價格緣何如此高呢?記者了解到,市售香椿基本來自壽光,目前均為溫室香椿,本地沒有生產,而且香椿產量較少,對種植要求也高,因而價格也是物以稀為貴。
不過,盡管香椿鮮嫩,但盡量不要食用長時間存放及老掉的香椿。記者了解到,香椿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含量要比一般的蔬菜高得多,香椿中的硝酸鹽含量會隨著葉子的生長而上升,而剛發芽的時候這兩種物質的含量相對要低一些,所以市民想嘗鮮要趕早;同時,香椿芽在室溫存放時其中的硝酸鹽會逐漸轉化為亞硝酸鹽,從而帶來安全隱患,所以選購時不要因為價格等問題而選擇存放時間較長而發蔫的,更不要在購買之后長期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