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3月份以來,在市場供應與消費需求回歸理性的狀態下,大多數農副產品已從躥高的“節日價”回落至正常水平。但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發現,不少國產水果價格明顯回落,“洋水果”價格卻沒有下降,反而比國產水果價格更高。
這也反映出,褪去節日效應影響,水果市場上的消費檔次有所提高,深圳市民更加注重水果消費的品質和愉悅度,深圳水果消費結構正在悄然轉型。專家表示,深圳水果消費結構的悄然轉型,充分呼應了供給側改革的這種形勢,是日常消費領域體現供給側改革的一個亮點。
進口水果逆市走高
記者在深圳商超、農批市場看到,與前段時間相比,梨子、芒果、蘋果等國產水果的價格紛紛下跌,價格回落最明顯的是產自廣東的沙糖桔,跌幅達到30%;草莓、圣女果、楊桃等價格跌幅也較為明顯。市民選擇較多的紅富士蘋果,今年的價格本來就不貴,近3個月以來,除了春節期間價格漲幅比較明顯外,單價基本徘徊在每斤6元左右。
市場上,進口水果品類十分豐富,車厘子、藍莓、西柚、蓮霧、火龍果、蛇果等品類隨處可見,不少熱賣的“洋水果”價格也在持續走高,例如進口泰國金枕榴蓮、進口澳洲無籽紅提、進口新西蘭金奇異果等,其中進口榴蓮的價格漲幅超過了40%,超市熱賣的一款泰國芒果也高達79.9元一斤。
事實上,今年春節前后,國產水果價格一直比較穩定,由于供貨相對充足、常見水果喜獲豐收,今年價格普遍都不高。春節期間,國產水果價格出現小幅上漲,但與進口水果價格動輒翻番相比,則顯得持續低迷。部分進口水果節后價格雖略有下跌,但總體而言,與平時相比,目前市場上的洋水果價格仍然整體偏高。
消費者挑口味重品質
記者采訪發現,洋水果雖然身價走高,卻頗受市場歡迎。多家超市工作人員反映,洋水果雖然比國產水果要貴,市民對洋水果的熱愛度卻在不斷遞增。不僅在超市,一些水果批發商也都在調整進貨配比,紛紛提高進口水果的進貨比例。
在福田農批市場經營水果批發生意的劉老板告訴記者,最近一兩年,品質較好的進口水果消費量持續在增長,也更受市民喜愛,批發商們也都看好進口水果在深圳市場上的銷售情況。未來隨著氣溫升高,水果消費有所增加,進口水果有望小幅下滑,但短期內仍將保持偏高價位。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現在市場上的水果品類越來越豐富,幾乎世界各地的珍奇水果在深圳市場上均能覓得蹤影,市民對水果的消費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再像過往一味在意價格,在水果品種、水果賣相及品質上有了更高要求,從而也帶動了水果消費結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