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每斤6元、菜花每斤7元、白蕓豆每斤12元……3月7日,記者在市區部分市場、超市看到,除了芹菜、大白菜、蘿卜和土豆,目前市場上難覓三元以下蔬菜的身影,像市民常吃的茄子、茼蒿、西紅柿、上海青等,每斤價格普遍在4元以上,菠菜和大頭菜的價格每斤也要3元。
按照往年經驗,正月十五過后,蔬菜價格應該明顯降下來了,但今年卻出現反常。根據市物價信息網發布的信息顯示,近來,我市菜價雖然已經出現回落,但仍然保持在高位。已到正月末,菜價怎么還這么高呢?
記者從部分商超和菜市場了解到,春節過后我市再遭寒潮降雪天氣,對蔬菜供應造成不利影響,受供應及天氣等因素影響,雖然菜價比年前最高時段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高價位運行。“今年節后菜價回落的速度確實比常年緩慢許多。”新華路一商超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蔬菜價格晴雨表之稱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顯示,2月份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蔬菜價格定基指數為201.12點,比1月份上漲57.8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出35%。從2月24日開始,該指數再次漲到200點以上,并在3月2日上漲到最高點,隨后開始緩慢回落。
談起節后菜價居高的原因,負責每天發布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的隋美玉告訴記者,春節過后蔬菜價格打破以往規律是因為南方蔬菜貨源供應緊缺,年前南方蔬菜主產區遭遇歷年來罕見低溫雨雪天氣,加之年后多地雨雪天氣仍然頻繁,市場供應十分緊俏,青黃不接,導致菜價居高不下;假期過后,各單位上班、學校開學,蔬菜需求量上升,帶動菜價上漲。
業內人士表示,3月份天氣轉暖,氣溫回升,南方時令蔬菜也會逐漸增多,加上本地蔬菜的陸續上市,蔬菜供應量持續增加,預計未來蔬菜價格呈平穩回落態勢。
同時也提醒,從近年天氣變化情況看,“倒春寒”已經成為影響開春后蔬菜價格合理回落的重要因素,要謹防部分地區、個別菜品可能會出現價格異常波動情況。
蛋價回到“3元時代”
近日,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進入3月份,春節前一直不停飆升的雞蛋價格出現回落,由之前最高的每斤5元多降為每斤3.5元,部分超市的促銷價格甚至跌到3.2元。
“沒想到才幾天的時間就便宜了這么多,希望不要再漲回去了。”家住圣榮廣場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在超市看到雞蛋價格跳水,她很后悔春節期間買了太多。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年后蛋價下跌屬于季節性規律,具體而言,供給方面,春天氣溫回升,養殖平穩,無疫情影響,蛋雞產蛋率穩中有升;需求方面,節前居民家中備貨充足,各大院校和部分企業放假,雞蛋消費需求減少;近期飼料價格下跌,蛋雞養殖成本低也拉動雞蛋價格下跌。業內人士推測,短期內雞蛋價格走勢應該會比較平穩,或者穩中略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