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銷售旺
蒲江“丑柑”8.8元一公斤還不想賣
“不賣哈!”3月2日上午,四川省蒲江縣大興鎮場鎮社區6組,村民郭長林接到柑橘采購商的電話,一聽對方的出價,他想也沒想就拒絕了——對方給出的價格是每公斤8.8元,郭長林覺得“太低”。
截至3月2日,郭家的3公頃左右“不知火”(俗稱“丑柑”)已賣得差不多了,只剩掛在樹上的近兩萬公斤,“賣得太好”甚至讓他有些懊惱:“天天被采購商追著買,我都還沒賣到最好的價就賣得差不多了。”郭長林決定得讓最后的柑子“挺住”:“過幾天準漲價,‘丑柑’這品種晚熟,我等得起,至少讓我賣個10塊錢一斤嘛!”
這段時間,蒲江很多村道上,往來拉柑橘的貨車不時因錯車造成“堵車”。
根據蒲江縣農林局提供的消息,雖然國內整體行情下跌,但蒲江柑橘價格依然堅挺,完全不愁銷。記者調查發現,品種已成為蒲江柑橘俏的關鍵。
三個晚熟品種錯峰上市占空檔
目前,蒲江已經形成了1.33萬公頃的柑橘種植規模。除部分栽種柚子和柑橘新品種外,主要種植“春見”“不知火”“清見”三個從日本引進的優良品種。
“去年,全縣柑橘年總產量26萬噸,每畝平均凈收入過萬元,多數銷往全國各地,少量出口。”蒲江縣農林局產業科科長王海燕介紹,這種豐產、暢銷、賣價高的狀態,在蒲江已持續了五六年。
據了解,普通柑橘的采摘期一般是每年的10月至11月,相比普通柑橘,蒲江這三個品種都是晚熟品種,采摘期都在來年:可以從1月底持續到6月底。這個時間段不僅錯開了普通柑橘的上市高峰期,還填補了“水果空檔期”。
事實上,引進這三個優良品種,正是源于蒲江曾經歷過的“柑橘滯銷”困境。縣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蒲江的柑橘種植已有四五十年的歷史,早期以臍橙和蜜橘為主,實現了農民的增收致富,但當全國開始普遍種植臍橙和蜜橘,蒲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2005年前后,蒲江的臍橙和蜜橘出現大量滯銷,同年,蒲江開始尋求解決方法。“經過考察和篩選,蒲江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條件,正適宜種植晚熟的春見、不知火、清見。”王海燕說,2005年,這三個品種從日本引進,經推廣,全縣在2010年左右形成現有的種植規模。
水果遇市場縮減蒲江柑橘仍看好
相關人士指出,今年是柑橘豐產年,但市場需求有所縮減。
郭長林也說,從現在行情來看,3月2日采購商給自己報的價,“在目前全國的柑橘離地價中,算是很高的了”。郭長林的“不甘心”,來自于他的“不知火”去年每公斤的離地價都超過了10塊錢,而今年大部分只賣了8塊錢。
其實,就算剩下的也賣8元一公斤,郭長林的3公頃左右“不知火”,今年將為他帶來超過50萬元的純收入。這在蒲江并不是個例。
今年春節回家,大興鎮水口村村民溫泉就受到了“刺激”:“屋頭種了幾十畝柑橘的親戚說,他家每年每畝地純收入都是一兩萬,我在外頭每個月也就掙五六千塊錢,那還跑出去做啥子?”
據蒲江縣農林局數據,以剛上市的“不知火”為例,去年普遍價格在每公斤6.4元到11元之間。“今年價格略有下降,預計普遍在6元到11元之間,這點波動完全不影響蒲江的柑橘果農掙到錢。”縣農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那邊銷售難
榮縣椪柑價格腰斬思品種改良
3月3日,晴空萬里,自貢榮縣留佳鎮,果農們正陸陸續續將樹上的果子摘下裝筐,滯銷了一個季度的橘子,找到了新出口:日前,由省商務廳牽頭的“供給側——電商在行動”活動啟動后,首批通過庫購電商平臺銷售的50噸榮縣椪柑,僅剩10余噸,新的一次采購即將到來。
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榮縣柑橘出現滯銷,主產區留佳鎮成為“重災區”。在收購價較去年同期大跌一半的情況下,仍有5000多萬公斤柑橘“愁賣”。
造成此次柑橘滯銷的原因何在?搭上電商平臺就能徹底解決問題了嗎?
柑橘豐收遇市場“縮減”
留佳鎮瓦滓村果農劉永貴今年“遭疼了”。“去年賣一塊錢一斤的椪柑,今年賣三毛,還沒得人來買。”劉永貴說,原本銷量最好的春節甚至無人問津。他算了一筆賬,從去年11月椪柑進入銷售季以來,自家的0.67公頃地產量在4萬公斤左右,目前總共賣了2.5萬公斤,收入不到兩萬塊錢。“今年鐵定虧,一斤椪柑的成本在五毛錢左右,現在的賣價還不夠成本。”“賣不出去的果子只好爛在地里,因為采摘也需要付工錢。”榮縣留佳鎮宏康柑橘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濤說,此前在2008年椪柑也曾因雪災滯銷過,今年無極端天氣又無突發狀況,是什么導致了今年榮縣椪柑大面積滯銷?“以往我們的椪柑銷往云南、貴州等地,也有大量椪柑出口到俄羅斯,但今年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出口和內銷都不盡如人意。”留佳鎮黨委書記楊農田說,采購大量減少,成為椪柑銷售緩慢的原因。“今年是柑橘豐產年,包括四川在內的國內六大柑橘產地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產,但市場需求不僅沒有擴大反而有所縮減,供大于求,造成椪柑價格下跌。”朱濤分析。
要“治”銷更要改善品種
2月初,一則“榮縣柑橘滯銷”的新聞,吸引了省商務廳和電商平臺的關注。“我們實地了解了榮縣椪柑滯銷的情況,決定從現在起以每周100噸左右的量進行收購,持續幾個月收購,陸續消化庫存。”成都庫購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龔維維說,未來還將建立長效機制,定期采購椪柑。“不僅是在榮縣,今年出現水果滯銷的地方我們都想去嘗試收購,并通過數據平臺分析,這類水果在市場上的份額究竟有多大,再將其反饋給當地,對水果的種植進行合理調節。”龔維維說,收購的椪柑將賣給成都各大餐飲店作餐后水果或榨汁用。
有了電商平臺和收購機制,榮縣椪柑就能從此無憂了嗎?
朱濤還是挺擔心的,“近年來椪柑的價格越來越低,農民根本賺不了錢。”“前幾年賣橘子一年能賣到7萬塊錢左右,今年才兩萬。”劉永貴印證了朱濤的擔憂。
怎樣才能讓柑橘產業升級?朱濤聽說,就在200公里外的成都柑橘大縣蒲江,剛上市的柑橘“春見”今年離地價就賣到了近10元一公斤。“差別太大了,我們能不能也種高端晚熟品種?”朱濤說,如果嫁接得好,一年就能掛果,三年就能實現豐產。
但也有不少果農擔心,改錯了怎么辦?“改良品種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留佳鎮目前還缺技術缺資金,也缺統一的規劃。”朱濤說。也有果農愿意“嘗鮮”。“已有種植大戶開始改良品種,選擇一部分果園,通過嫁接的方式進行品種改良,如果成功今年底就能看到成效。”楊農田說,目前鎮上和縣上也在爭取資金為果農改良品種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