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由于天氣和節日效應,各地菜價一路飆漲。記者昨日走訪鄭州市場發現,目前菜價已經回落,上海青、芹菜等蔬菜回落近五成。相關市場人士預測,接下來菜價還會持續回落,元宵節后將整體回歸正常。
春節后鄭州菜價已整體回落
“青菜貴過豬肉”、“菜價飛天”的新聞在過年期間刷爆了網絡,鄭州市民紛紛感嘆能吃得起綠葉菜的都是土豪。春節接近尾聲,菜價是否回落?
菜販老李告訴記者:“從初七開始大部分蔬菜的價格已經下降,有的降幅接近五成,比如上海青春節賣10元/斤,現在4塊多,芹菜節日期間6塊多/斤,現在3塊/斤。”
此外,記者來到豐產路一家超市,大蔥7.9元/斤、尖椒4.98元/斤、油麥菜5.98元/斤,蔬菜整體較春節期間都有所回落。
“受采購量下降以及本地菜的陸續上市,蔬菜批發價有一定回落,整體下降了1.5元~2元,如上海青批發價春節期間5元/斤,現在3元/斤,已經基本與春節前持平。”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的市場監測負責人表示,市場傳導需要時間,市場上的節日效應在逐漸消退,預計市內蔬菜零售價元宵節后將會回歸正常。
天氣、菜販回鄉潮致菜價“瘋漲”
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城的市場監測負責人告訴記者,天氣對菜價影響很大,春節前的極寒天氣造成蔬菜凍死、交通不便等多重因素帶來了春節期間的蔬菜供應減少。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菜販的回鄉潮。在鄭州,春節期間記者走訪發現很多小超市都放假歇業,僅在一些農貿市場的路邊還有擺攤的菜販在做生意。“春節前,大多菜販把手上的蔬菜出手了就會返鄉過年,‘物以稀為貴’春節期間販運的蔬菜少了,菜價自然貴了。”菜販老李對記者說。
然而,保障老百姓的“菜籃子”是一項民生工程,面對暴漲的菜價,業內專家認為,社會需要建立有效的平抑菜價的應對機制。而今年,鄭州在春節前啟動了儲備菜的定點市場投放便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菜價暴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