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菜籃子“漲得心跳” 山東濟南市民直呼“吃不起”

   日期:2016-02-22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45    
  春節假期已過,按往年蔬菜價格應該回歸正常了。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在濟南、德州、威海各大菜場里的菜價卻依然居高不下,蕓豆比肉貴,大蔥一棵賣平時兩斤的錢。
 
  白蕓豆比豬肉貴濟南德州兩地市民連喊菜貴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道,記者走訪了濟南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德州市三八路便民蔬菜市場,發現雖然春節已過,但是蔬菜價格的下降卻并不明顯。不但南方菜價格高冷,一些常見蔬菜價格也不親民。西紅柿、油菜、黃瓜每斤賣到3元、5元、4.5元, 連洋蔥也賣到了每斤三元。
 
  濟南市民說,“咱是撿著便宜菜吃,貴的就是貴啊。普通老百姓貴了還是舍不得吃。”
 
  德州市民李女士說,“昨天買的蒜黃就七塊錢一斤,蔬菜現在越來越貴了,年前快過年了漲了就沒落下來。”
 
  德州市民劉女士說,“像買茄子、西紅柿、土豆還有藕,再買上菠菜什么的,一塊兒三四十、四五十。”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最讓大伙驚訝的當屬大蔥和蕓豆。在市場上,青蕓豆和大蔥價格普遍在六元每斤,而產自南方的白蕓豆價格竟然高達14元每斤,比豬肉還要貴上不少。
 
  濟南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商販楊桂紅說,“蕓豆,青椒,這個都貴,青椒批發六塊五,七塊,蕓豆批發有的十四。”
 
  菜販稱漲價后生意不好做銷量減少
 
  買菜的喊貴,賣菜的說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由于大蔥價格太高,銷量也有所減少。菜販只能通過不斷加價來彌補銷量不足造成的損失。
 
  濟南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的賣蔥大爺說,“進價就4塊五,賣五塊錢才掙5毛,再去掉損耗。生意不好做,一斤蔥掙兩毛錢,一天也就賣百十斤蔥。跟年前相比不行了,年前過節那時候要的多,這時候就是淡季了,不行了。”
 
  批發市場上的蔬菜價格居高不下,商場超市里的蔬菜價格則更勝一籌。
 
  威海某超市蔬果科科長劉成說,“有機花菜相對年前有5毛錢的增長,現在有機花菜賣到了8.98元。然后山藥相對年前現在也有5毛錢左右的增長,現在賣到了2.98元。”
 
  菜價為啥這樣高?年前“世紀寒”的后續影響
 
  節后菜價仍然貴得令人咂舌。那么推動菜價上漲的是哪些原因呢?請看記者的調查。
 
  常言說物以稀為貴,根據菜販們的反應,推動菜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節前受大范圍寒潮影響,本地蔬菜上市量減少,運輸成本增加,直接導致價格上漲。
 
  濟南七里堡蔬菜批發市場商販說,“為什么貴呢?蔥已經都爛掉了,產的還是少,為什么爛掉了?頭年下雪,把蔥都爛地里了,都凍地里了。”
 
  山東卓創資訊集團有限公司農業分析師崔曉娜說,“雖然咱們山東新上了一批溫室大棚,但十一月份連續的陰雨天氣以及月底的大雪天氣推遲了蔬菜的上市時間,春節之前強烈的寒潮天氣也是減少了蔬菜的產量,從而造成了蔬菜價格的偏高。”
 
  同時,作為菜源的南方市場也不景氣。2015年年底南方蔬菜主產區遭受歷年來罕見低溫氣候,使得蔬菜出產量減少,總體供應偏緊,收購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帶動市場批發價格高位運行,而不良天氣使得蔬菜的物流運輸、保溫儲存等各項成本提升,助推菜價上漲。
  菠菜10元/斤,西蘭花7.5元/斤,大蔥8元/斤……春節假期過后,本應是菜價逐步下跌的階段,但今年形勢一反常態,多地蔬菜批發和零售價格仍舊高企,一些地方菜價堪比肉價。節后菜價“不降反升”誰是推手?
 
  節后菜價堪比肉價 市民直呼“吃不起菜”
 
  “菜價也太高了,本來節后應該降價才是。”日前,在濟南市文化西路一家菜市場買菜的市民劉剛對記者說,想買點綠葉蔬菜吃,結果最便宜也都要5、6元錢一斤。記者看到,在這家菜市場,不少商戶已經開始營業。雖然春節假期已過,但蔬菜價格不降反升。
 
  在這家菜市場內,茄果類蔬菜還相對穩定,相比而言綠葉菜的價格還處在高位:菠菜6.5元/斤,生菜5元/斤,韭菜5元/斤,西蘭花7.5元/斤,菜花價格更是達到10元/斤。
 
  一陳姓攤販告訴記者,節后蔬菜價格確實較高,因批發價就高,多數綠葉菜的批發價都上漲了20%左右,沒辦法。記者調查了解到,蔬菜價格高企讓一些普通家庭感覺吃緊,困難家庭和低保人員則“吃不消”。
 
  在廣東、江西等地,春節后一些蔬菜的價格也臨近歷史高點。在廣州,一些綠葉類蔬菜菠菜、生菜、菜心等價格多在10元/斤,有的蔬菜和同時期的豬肉價格相當。
 
  節后菜價緣何不降?
 
  山東省壽光市物價局副局長李效程分析說,從這些年的經驗看,春節期間消費集中,供應減少,蔬菜價格上升屬于正常現象,但像今年節后還持續高價確實特殊,節后蔬菜應該降價也沒有降價。
 
  專家分析,春節期間菜市場的商販回家過年,部分超市也會歇業,考慮到回鄉因素和勞動力因素,市場的供應肯定要比平時少。與此同時,春節期間的需求猛增,消費集中,將持續到元宵節。
 
  根據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網的監控,2月8日至13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市場內蔬菜交易量明顯下降。經營管理部經理張南表示,當周外省菜供應量環比減少37%,“南菜北運”繁忙態勢減緩,菜價整體上漲。春節前批發量大的甘藍類、椒類、豆類、大蔥、西芹等品種普遍大幅減少,減幅在20%至60%之間,批發價格隨著產地收購價格的高企延續升勢,漲幅均在10%以上。
 
  記者了解到,終端蔬菜價格上漲受到供求因素的影響,供應端的菜量不大,造成供求失衡,菜價上漲。山東省蘭陵縣華凱蔬菜市場蔬菜中間商金銀坤做了20多年的蔬菜生意,給江蘇南京的蔬菜市場供應蔬菜。他忙的時候一天兩車菜10萬斤。而今年過了春節,因為收不到菜,初三開工后他7天只往南京發了兩車菜。
 
  據調查,冬季農副產品本來就在價格上升階段,再加上今年春節期間和節后,我國不少地區遭遇到低溫凍害和雨雪天氣,蔬菜生產量減少,運輸流通成本升高,讓菜價維持高位。“年前幾場大雪把蔬菜大棚壓壞了不少;再加上南方天氣較冷,蔬菜量少,需求量大。今年老百姓手里沒有菜,收不到菜,一天也就收個1000多斤,往年這個時候一天都收四五千斤。”金銀坤說。
 
  此外,春節期間大量在城務工勞動力的回鄉,導致蔬菜經營人工成本上升,也會傳導體現在蔬菜價格上。“不少農村務工人員一般在家過了十五才出去工作,城市勞動力的回升是個漸進的過程。”山東大學教授王忠武表示。
 
  專家預測:菜價將逐步回歸
 
  農業專家表示,蔬菜生產具有生產周期短,受天氣影響因素大,寒冷天氣導致供應量減少,蔬菜價格就漲得自然要快。但同時,只要天氣一回暖,農民種植增多,蔬菜很快將會大量上市。
 
  談起今年菜價高企的原因,負責每天發布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的隋美玉告訴記者,春節過后蔬菜價格打破以往規律是因為南方蔬菜貨源供應緊缺。年前南方蔬菜主產區遭遇歷年來罕見低溫雨雪天氣,導致蔬菜減產,收購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帶動市場蔬菜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金銀坤說,估計這種情況還要持續20天左右。“等溫度一上升,黃瓜、茄子等蔬菜就會大量上市,蔬菜價格自然就下來了。”
 
  一些專家認為,從長期來看,政府相關部門關鍵是要做好信息保障工作,抓好蔬菜等農產品產銷統籌,加強蔬菜流通體系建設,并在物流、倉儲以及流通方面降低成本。要創新農產品生產經營模式,大力推廣“農超對接”等各種對接直銷模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開展訂單經銷,使生產和銷售環節可預測、可控制。
 
  同時,有蔬菜價格晴雨表之稱的壽光蔬菜價格指數17日已經回落到200點以下。隋美玉預測,下周隨著氣溫回升及節日效應的消退影響,蔬菜供應短缺的局面得以緩解,消費需求量也會有所下降。
 
  專家分析:元宵節后或迎來理性回落
 
  此外專家分析,春節的節日效應仍沒有消退,從歷年情況看,自節前20天左右到春節期間,食品價格往往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過后,菜價將何去何從呢?
 
  壽光農產品物流園蔬菜價格指數分析員隋玉美說,“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蔬菜供應短缺的局面會得到緩解,正月十五過后,節日效應也會消退,消費需求量也會隨之有所下降。預計未來一段時間,蔬菜價格指數將呈一個理性回落的趨勢。”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