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受能繁母豬、生豬存欄數量下降的影響,供需偏緊的生豬市場迎來了春節前期的價格“小陽春”。專家認為,目前生豬價格回升為恢復性上漲,上行空間有限。建議養殖戶在收益提高的情況下莫忘記上一輪豬周期中,市場供過于求豬價持續低迷的市場狀況,在生產降成本,產品增效益方面下功夫,謹慎擴大養殖規模。
四川:臘味消費助推豬價“開門紅”
春節臨近,灌香腸熏臘肉是四川千家萬戶的“保留項目”,臘味消費高峰的到來助推豬價漲勢。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2016年元旦節后,全省68個監測縣生豬價格延續回升態勢,豬肉價格迎來開門紅,預計近期豬價總體平穩并可能小幅上漲。
制臘喜迎農歷年濃濃年味飄過來
“王老爸:金麻2包”,“趙哥:金廣2包”,“周娘:廣味1包”……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心一小區,冬天閑置的戶外游泳池成了業主的晾曬場,掛起一排排香腸臘肉,掛肉的竹竿上,黃色便簽紙清楚地標記著香腸的歸屬,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春節前制作臘肉香腸迎農歷年是四川人的傳統習俗。家住眉山市丹棱縣獅子村的李女士表示,只要父母張羅著灌香腸熏臘肉,家里就特別有過年的氛圍。
如今,隨著上班族生活節奏加快,往往無暇自己張羅制作臘味,一些社區菜市場肉鋪便順勢推出了灌香腸的服務。在成都高新區東苑社區益民菜市,王姐肉鋪的各式香腸很受歡迎。“顧客自己選肉,只比平時貴2元一斤,不管是麻辣還是廣味都可以現場加工制作,不再額外收取費用。”老板王大姐告訴記者,這幾天生意特別好,有時候一個主顧就要幾百塊錢的肉,豬肉銷售量比平時翻了好幾倍。
加工企業提前備貨
網商銷售火爆
看準了年貨臘味市場,不少屠宰加工企業也發力提前備貨。僅四川金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今年臘味加工量就超過120噸,同比增長15%。企業相關負責人郭洪祥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原料豬肉價格大幅攀升,輔料價格相對穩定。
與此同時,山溝里的原生態農家老臘肉通過微商電商大放異彩。“一品一家”是廣元市蒼溪縣岫云村支書李君創辦的P2P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岫云村農戶與城里人接上了對子,農戶散養的雞鴨和年豬很受城里人歡迎。年關將至,農戶們又開始熏制臘味,幾千斤香腸臘肉一售而空。
記者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看到,川味臘肉、川味香腸等銷售異常火爆,平均售價在40元/斤左右,月成交量達數千斤的不在少數,不少商家還打出了第二件半價的優惠活動招攬顧客。年貨電商運營行家表示,阿里乘勢推出的阿里年貨節也為臘味商家帶來了不少客流量,最后一波臘味消費高潮已經到來。
生豬價格延續回升元旦迎來開門紅
臘味消費高峰的到來助推豬肉價格一路上漲。據四川生豬監測預警系統監測,2016年元旦節后,四川全省68個監測縣生豬價格延續回升態勢,迎來開門紅。元旦第一周育肥豬均價上漲0.37元/公斤,仔豬均價回升0.56元/公斤,后備母豬均價更是上漲了7元/頭,豬肉零售均價上漲0.48元/公斤;與此同時,飼料及其原料價格穩中略降:玉米和豆粕價格與節前持平,小麥麩和育肥豬配合料均價各降0.01元/公斤。
生豬規模養殖場場主景旭凱告訴記者,今年臘味消費高峰較往年有所推遲,以前是一到冬至豬肉價格就開始上漲,今年則一直到元旦前才豬價才隨著需求增加而上升,出欄價已突破9元。
業內人士表示,此番上漲行情,除受殺年豬及腌臘制品制作需求提振外,在歷經11、12月出欄高峰后,育肥豬存欄量處于歷史低位,市場豬源供應趨緊是另一重要原因。
隨著豬價上漲,養殖效益持續向好。統計顯示,目前四川省育肥場戶出欄一頭肥豬平均盈利接近500元。業內預計近期豬價總體將平穩并可能小幅上漲。
養殖戶提高管理水平不捂欄 河南:年節市場順價銷售
“這兩天每公斤馬上要突破18.1元,幾十頭豬賣早了,少賺上萬塊錢。”1月13日,在河南省蘭考縣南彰鎮宋莊村養豬專業戶王慶習有點后悔自己幾周前把育肥的生豬以16.1元/公斤的價格賣出的決定。
一直以來都以養殖家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王慶習,雖然今年也從豬行業中獲得一筆不小的收入,但對于當下幾年不遇的生豬市場好行情,接下來怎么發展他還是沒有明確的方向。
豬少了,價格自然開始上漲
今年是王慶習養豬的第三個年頭,自從開始步入養豬行業,生豬的行情連續下跌,以至于2014年出現了保本經營的現象。“去年5月補欄30多頭,11月底開始出欄,當時看著市場價格比較穩定,感覺不會漲太多,就全賣了,誰知道半個多月價錢就上去了。”
時下,河南省內商品豬價格穩定在17.9元/公斤左右,比起去年5月份每公斤漲了將近6元。“從去年12月20日16.2元/公斤開始漲,一天一個價。”河南省養豬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凱介紹,但是與同期全國生豬平均價格相比則呈現下調趨勢,整體下調幅度不明顯。
蘭考縣健和瑞昌農牧有限公司是位于蘭考縣孟寨鎮的一家大型養豬企業。對當下的行情,公司總經理張益民有自己的看法,市場上生豬供求關系與行情有很大聯系,前幾年養豬賠錢,一些企業和養殖戶出現殺母豬來減少資源量,種豬減少后市場上生豬的供應量也少了,當前便處于市場供不應求期,生豬價格上漲也理所當然。
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能繁母豬的存欄量約為5100萬頭,2015年,能繁母豬降為約3800萬頭,期間能繁母豬的數量一直在減少。
恢復性增長的生豬價格
河南省新大牧業有限公司是河南省內一家年出欄生豬40萬頭的大型養殖企業,公司董事長、從事種豬生產和育種工作20多年的高級獸醫師李長青介紹,養豬行業連續虧損22個月后,最近5個月才開始上漲,但一直穩定在16元/公斤,自從過了元旦后生豬價格開始抬頭性上漲,但估計平均18元/公斤已經到頂了。從豬大周期來看是基于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的虧損后,農業部門目前定性為恢復性增長。
隨著生豬市場行情轉好,李凱分析,目前來說“缺豬”是事實,而市場供應方面卻沒有根本性的改變;其次是臨近春節,市場需求量開始周期性增加,但在總體肉供應大盤子里,豬肉消費不是絕對的,隨著可替代品的增加,年前已經不會出現大幅漲勢。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勞務大省,農村人口比重較大,在外務工族出現返鄉潮流,而這部分人都是帶著錢回來的,農村人認為‘人窮一年,不窮一季’,短期內也會小幅度拉動生豬市場,但相應要減少其他省份的消費量。”張益民說。
抱團規模養殖,種養結合
從2015年7月份開始,當養殖戶看到豬價出現上漲時,也出現能繁母豬需求緊張的現象。“而擴大生產規模,形成新增產能,進而影響到市場供應,也是需要一個周期的。”李凱說。
春節臨近期,在豬價連續高位運行下,生豬緊密出欄還會出現降價,有一定經驗的養殖戶會提前選擇出欄,但總的存欄量沒有改變,年前豬肉的價格會較穩定。專家分析,目前生豬價格能穩定在17元/公斤左右就很可觀了;而春節過后生豬價格還可能會下降,但始終會在上位運行;養殖戶和企業既不必擔憂驚慌,又要避免盲目補欄。
“生豬要朝著規模化、特色養殖方向發展,而對于養殖者來說,首先要能夠保證質量安全,把品質把握好;從大市場的層面,普通養殖戶沒有規模優勢也將會逐漸被淘汰,這就需要他們組成專業合作社等抱團發展,把飼料加工、養殖、屠宰全部由職業經理人來運作,靠統一管理優勢,讓安全有保證、讓成本降低。”李長青從行業角度認為。
上漲空間有限合理計劃補欄
養殖戶迎來好效益
據農業部480個集貿市場監測點檢測價格顯示,豬肉價格連續6周回升。2016年1月第1周價格為每公斤27.16元,環比漲1.4%,同比漲20.0%,累計回升2.3%。從不同地區來看,華北和華東地區豬肉價格回升幅度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福建、山東、海南等省市漲幅較高,均在3%以上,海南累計漲幅最高,在8%以上。
生豬價格回升。2016年1月第1周價格為為每公斤17.15元,環比漲2.3%,同比漲26.8%,累計回升4.9%。從不同地區來看,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河南、重慶、陜西等地生豬價格快速回升,說明此次生豬回升由主產區向主銷區傳導,帶動新年伊始豬價全面回升。
仔豬價格連續5周回升。2016年1月第1周每公斤30.81元,環比漲2.9%,同比漲57.0%。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福建、廣東等省市仔豬價格回升幅度較高,均在10%以上。
生豬養殖盈利水平繼續提高,養殖保持較好水平。生豬價格回升,玉米價格處于低位,豬糧比價持續提高,由2015年12月份第1周7.71:1增至2016年1月第1周8.13:1。按照當前價格,出欄一頭110公斤的肥豬外購仔豬養殖戶收益能夠達到500元以上。
供需偏緊刺激豬價回升
豬價回升的主要因素是元旦來臨提振豬肉消費和生豬供需相對偏緊。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豬肉供應連續5個月環比增加,同比減幅顯著縮小。二是生豬出欄成本穩中有降。主要生產成本中,玉米價格震蕩下跌,從每公斤2.47元跌至1月初2.11元,跌幅14.6%,此外,豆粕價格也持續下跌,從2015年年初每公斤3.79元跌至當前的3.08元。春節前出欄生豬是9月份以來的仔豬,仔豬價格由高位下跌,生豬出欄成本穩中有降,生豬養殖效益預期繼續增加;三是11月份豬肉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豬肉進口量創新高。1~11月份累計進口生豬產品141.64萬噸,同比增13.4%,其中,豬肉進口68.17萬噸,同比增34.2%。11月份豬肉進口量8.30萬噸,同比增90.2%;1~11月份累計進口豬雜碎73.42萬噸,同比減0.8%。預計全年豬肉進口量將在75萬噸左右。四是節日帶動。盡管豬價受節日提振的效果在新常態下越來越不明顯,但是在供需相對偏緊的情況下,豬價依然具有一定的節日效應,屠宰場節前備貨,養殖戶存在惜售心理,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豬價回升速度。
上漲空間有限養殖戶適時出欄
從生產看,2016年一季度生豬出欄依然趨降。生豬存欄連續4個月環比增加后從11月份開始連續2個月小幅下降,其中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8個月環比下降。2015年12月份生豬存欄環比減1.1%,同比減9.0%,其中能繁母豬存欄環比減0.7%,同比減11.4%。
從消費來看,豬肉消費開始進入旺季,豬肉供需處于緊持平,豬價春節前將會以小幅上漲為主。影響豬價回升的主要因素是豬肉進口,近2個月豬肉進口大幅增加,將會顯著抑制豬價的持續回升。
綜合來看,消費季節性回升,豬肉供需緊平衡,豬價春節前維持回升趨勢,但漲幅不會太大,生豬價格不會超過2015年9月份的高位。但如果豬肉進口量保持高位或者繼續大幅增加,或會導致豬價消費旺季弱勢下跌。
生豬供需相對偏緊的現狀將會維持到2016年上半年,生豬養殖將繼續保持較好盈利水平。廣大養殖戶應該加強管理,適時出欄,及時關注農業主管部門發布的全國生豬存欄、生豬屠宰、豬肉貿易信息和價格信息,制定合理的補欄計劃,在新的一年獲得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