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頭1.2元/斤、胡蘿卜1.5元/斤、土豆1.2元/斤、蓮藕1.9元/斤……節前的農貿市場似乎比往常更顯熱鬧。在江北南橋寺農貿市場,記者看見很多大爺大媽都大包小包往家里拎東西。“馬上放假了,家里要來客人,多買點菜回去存起。”一位正在選購蘿卜的大爺稱,這幾天雖然去市場買菜的人增多,購買量也有所增多,但價格比較實惠,部分蔬菜品種甚至還有降價。
“除小白菜等部分品種,節前整體菜價沒有漲,甚至比前幾個月還略有下跌。”一劉姓攤販稱,這兩天,蔬菜整體銷量比平時大致提高了10%,市場供應充足,整體價格平穩。
在雙福國際農貿城,記者看見,大量貨車滿載蔬菜正源源不斷駛入,品種齊全、貨源充足,批發價穩中還略有下跌。比如,青菜頭批發價僅0.95元/斤、胡蘿卜批發價1.2元/斤、土豆批發價0.9元/斤、芹菜批發價1.15元/斤、生菜批發價2元/斤。
市農委信息中心重點監測的26個地產蔬菜品種的最新價格顯示,第51周我市蔬菜均價為1.27元/斤,環比此前一周略跌1.42%,比上月跌9.30%,比前三月均價跌14.78%。從分品種來看,韭菜、番茄、胡蘿卜產地價跌一成,小白菜產地價上漲兩成;平菇、瓢兒白產地價上漲近一成,其余品種價格漲跌幅在8%以內或者持平。
雙福國際農貿城蔬菜批發市場大宗品種加權均價、算數價分別為1.17元/斤、1.25元/斤,與上周大宗環比價格穩中略跌,蓮花白、大白菜兩個最基本的大宗低價蔬菜本周價格回升20%以上;與上月、前三月相比加權價下跌,蔬菜批發價格呈下跌走勢。
據農業部批發市場監測數據,與全國同期、同品種監測結果比較,重慶蔬菜批發價格除大蔥、平菇價格略高于全國,其他蔬菜均價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節前蔬菜價格平穩,主要原因是供應量有保障。”重慶綠油油蔬菜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力分析,時下雖值深冬,但我市大部分地區無霜凍天氣,尤其是潼南、璧山、永川等蔬菜主產區,地產蔬菜貨源充足。其次,隨著農業科技化、產業化發展,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和露天蔬菜畝產量均有增加,產量有保障。最后,節前相關部門作了大量工作,有效保證了蔬菜的節日供應。另外,近期汽柴油價格、肥料價格較低,也為蔬菜種植、運輸節省了成本。
市場人士預測,元旦節后,春季將接踵而至,雖有節日消費刺激,但市場供應量有足夠保障,后市菜價整體仍將以平穩為主。記者韓毅
【相關新聞】
兒菜價格大幅走跌銷量減少
近日,筆者走訪大渡口菜市場發現,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兒菜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據了解,去年12月中下旬,大渡口兒菜價格在2.5元/斤左右,而今年同期僅為1.5元/斤,同比每斤下降1元,降幅達4成。
12月27日,筆者在大渡口九宮廟菜市場看到,由于現在是本地產兒菜上市銷售高峰期,不少蔬菜攤位都擺有兒菜,標價為1.5元一斤。
“這是璧山的兒菜,今年的兒菜便宜得很哦。”筆者向菜販廖師傅打聽兒菜的產地,他說他在璧山當地的收購價為0.5元/斤,運到重慶來賣1.5元/斤,每斤能賺1元錢的差價。但他表示,今年兒菜的行情很不好,跟去年同期相比,每斤價格下降了整整1元。
“去年這個時候兒菜的收購價為0.8—1元,市場零售價在2.5元左右。”廖師傅說,今年兒菜開市價格就不高,11月初價格也就每斤兩三塊左右,比去年上市初期的5元/斤差得多。
為何今年兒菜行情整體下滑呢?據業內人士分析,首先是本地蔬菜產能大幅增加,為消費者增加了更多選擇;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冬季氣溫較高,兒菜生長加快,品質有所下降,影響銷售,因此拉低了價格。
“因為暖冬天氣,兒菜長得快,長成一個個‘高腳腳’,‘兒’長得少,又長得細??诟幸膊蝗缛ツ牾r嫩、清香。”據廖師傅介紹,“現在我的攤子一天能賣100斤左右,比去年同期少賣50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