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茼蒿價格創歷史最高水平
“茼蒿12塊一斤,都趕上肉價了。”今天一大早,到社區菜市場買菜的市民徐女士告訴記者,除了香菜以外,她還從沒買過這么貴的蔬菜。徐女士表示,不只是茼蒿貴,很多蔬菜的價格也比上周有了明顯的上漲。
除了社區菜市場,產地直供模式的超市菜價也有所上漲。在以生鮮價廉而著稱的永輝超市,蔬菜價格也不盡如人意。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量葉類蔬菜只在精品區還有售,而蔬菜區大部分是價格相對低廉的根莖類以及果類蔬菜。
“買一根茄子花了4塊錢,西紅柿2個就要5塊錢,不過還是比早市便宜。”市民趙先生表示。永輝超市的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最近蔬菜產地的長勢不好,很多菜的供應都沒有以前順暢,尤其是大棚蔬菜,收購價格就上漲明顯。
記者從八里橋市場了解到,本周該市場41種蔬菜的平均批發價格6.14元/公斤,比上周同期的4.87元/公斤上漲26%,其中431種蔬菜價格上漲。
目前,八里橋市場的圓白菜、團生菜、油麥菜、茴香、香菜、蒿子稈、芹菜、白蘿卜等品種蔬菜價格,漲幅均超過60%。此外,該市場的蒿子稈、大葉茼蒿更是飆漲到每公斤22元、20元的歷史最高水平。
在新發地市場,蔬菜整體價格也有2成多的上漲。蔬菜周環比上漲明顯的品種為散菜花、黃瓜、菠菜和長茄。其中,散菜花周環比上漲116.67%。
追訪惡劣天氣影響菜價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表示,菜價上漲除了季節性因素以外,最主要的是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地區近期出現大范圍強降雪、強降溫天氣,影響了蔬菜的收獲、收購、運輸,也影響了蔬菜的生長。
記者了解到,北京冬季的蔬菜主要來自河北、遼寧、山東、內蒙古等周邊省區,以及南方地區的長途運輸蔬菜。在11月,降雪等惡劣天氣導致南方長途蔬菜難以或延緩進京,北方大棚蔬菜的生長也受到了影響。
據中央氣象臺報道,11月上中旬,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山東、內蒙古中東部地區的光照強度只相當于往年同期的30%到40%,北方地區大棚蔬菜的生長都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生長緩慢。因為沒有光照,還出現了病蟲害。此外,降雪導致山東地區部分大棚被埋,蔬菜的收獲和收購都比較困難。
劉通表示,強降雪對道路運輸所產生的影響是短暫的,后續進京的蔬菜會明顯增加,價格會有所回落。但嚴重光照不足的氣象條件對蔬菜的生長造成的影響,則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恢復。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冬儲或者耐儲的蔬菜價格會保持相對穩定、緩慢回升的態勢;北方大棚蔬菜的價格會繼續居高不下,需要經過略長的時間才能夠有所回落;南方進京的蔬菜,一部分價格會出現較明顯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