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雞入聯社后 每只雞多賺0.5元

   日期:2015-12-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_zx    瀏覽:162    

  農民要致富,“散戶”不知怎么進市場。小合作社,勢單力薄,適應不了大市場的千變萬化。

  鐵嶺市西豐縣出現了農民合作聯合社——幾家或十幾家合作社聯合起來。

  情況怎么樣?

  引子

  俗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鐵嶺市西豐縣農發局經管股股長董文濤說,在西豐,養雞、養鹿、養豬、養牛都容易發生流行病,一場病下來,養殖戶大多賠得傾家蕩產。養殖戶自個兒力量有限,單靠合作社進行疾病防治,往往也是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西豐縣白石村,玉米資源豐富,家家養雞,賣雞成為村民除了賣糧以外最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為了降低養雞成本,村里成立了養雞合作社。 2009年春天,一個養殖戶發現自家的雞總拉肚子,還以為是常見的大腸桿菌感染,就按老辦法用藥。可是,雞很快成批死去。沒幾天,整個合作社的雞都感染了這種病。后來,經鐵嶺市獸醫部門多方查找原因,才找到病源。不過六七天,合作社就損失5萬多元。

  各自為戰、勢單力薄的小合作社,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時真的難以招架。于是,鐵嶺市的一些農民合作社開始聯合起來,組成合作聯合社。

  近日,記者來到我省第一家農民肉雞合作聯合社——西豐縣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

  一個養雞聯合社

  有9個技術服務隊 40臺飼料配送車

  在西豐縣縣城西郊,有一座兩層樓的建筑,小小的樓門口赫然掛著一個大牌子——西豐縣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

  走進樓內,一樓是辦公區,工作人員正在一個個隔斷的辦公區忙碌著。走上二樓,迎面是一個大會議室,會議室前臺,黑板、音響、多功能放映設備一應俱全。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理事長盧玉瓏說,這里是聯合社開會和培訓的地方。

  緊鄰會議室是一個百十平方米的檢測化驗室,室內一塵不染,各類檢測設備擺放有序,高薪聘請的化驗員正在緊張地工作著。

  “別小看這個化驗室,這可是我們養殖戶一刻也離不開的守護神啊! ”盧玉瓏感慨地說。

  原來,在合作聯合社成立以前,有的合作社買不起昂貴的化驗檢測設備,僅憑獸醫的個人經驗來診斷;有的合作社買得起設備,但又雇不起專業的化驗員,根本就利用不起來,遇到疑難雜癥照樣抓瞎。

  能建一個預防疾病的化驗室,是當地養殖戶多年的夢想。“眾合肉雞”成立后,很快就建起檢測化驗室,不但設備先進,而且聘請了專業檢測人員。遇到雞病,統一化驗檢測,統一診斷。單診斷這一項,每年就為養殖戶節省大量的藥費。“問題不單單體現在疾病防控上,還有生產資料采購、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服務、銷售等一系列問題。”盧玉瓏說。

  2000年,盧玉瓏開始養雞時,就瞄準了高回報的種雞。看著干這一行挺掙錢,2007年,他便組織養殖戶成立合作社,自己給養殖戶統一提供雞雛、飼料。 2011年,他的合作社每年出欄量已達到300萬只。然而,隨著市場上養雞戶的不斷增多,各個合作社、養殖大戶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為搶市場,從雞飼料采購到成雞銷售,大家相互壓價,明爭暗斗,結果兩敗俱傷。

  盧玉瓏回憶說:“單打獨斗很受傷。”一個合作社每年的飼料、雞雛用量就那么多,去采購時,看你量小,飼料商愛搭不理的,買回來的價格自然就高。等往屠宰場送雞時,人家見你的雞少,反正也不差你這一點,就使勁往下壓價,結果就少掙不少。

  市場越來越大,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果不聯合起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共同搶市場,西豐的養雞合作社就有被擠垮的危險。

  2012年,西豐縣的9家養殖合作社成立了我省第一家農民肉雞合作聯合社——西豐縣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總資產5000多萬元,每年飼養肉雞2100多萬只,采購飼料5萬噸。

  聯合社根據需要建立起統一的技術服務中心,成立了9個技術服務隊,設立了一個檢測化驗室,配備了40臺飼料配送車,由聯合社統一調度。

  養雞戶抱團闖市場

  一只雞能多賣0.5元

  “金山銀山不如聯社這個靠山”,這是昌圖縣八面城鎮曙光農業合作聯合社入社農戶的評價。成立于2011年的曙光農業合作聯合社,擁有12個專業合作社,入社社員7000多人。

  說起聯合社成立后帶來的變化,曙光農業合作聯合社黨委副書記于波認為,最顯著的優勢是有了市場的話語權,同時避免了合作社之間的惡性競爭。

  對此,“眾合肉雞”的社員有著深切的體會。

  天豐養殖專業合作社是西豐縣成立最早的合作社,現在是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的分社,理事長徐廣偉告訴記者,2011年春,合作社的小雞染病,社員用了多種藥治療都不見效,后來發現青島一家藥廠的一種藥療效很好,徐廣偉便派人去買。廠家覺得其購買量少,根本看不上眼,說“沒貨”。無奈,徐廣偉只好花高價從代理商手中買了一批。 2012年加入聯合社以后,聯合社的3次藥品招標會都是徐廣偉組織的。每次招標會,只需向各大藥廠發個通知,這些藥廠就會主動派人來投標,根本就用不著討價還價。

  “現在,我們拿的藥可以說是全國最低價,就是因為我們的采購量大。 ”徐廣偉說,“這就是聯合的力量! ”

  西豐縣振興鎮忠義村的李奉軍,是天豐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 2011年,一個收雞的來到村里,李奉軍恰好有4000多只雞出售。幾天后,村里的養雞戶湊到一起閑聊,李奉軍發現自己賣虧了,每只雞少賣了6毛錢。“信息不靈吃虧啊! ”李奉軍說。

  2012年11月,眾合肉雞養殖專業合作聯合社破天荒地舉辦了2013年獸藥招標采購洽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家獸藥領軍企業齊聚西豐,最后,聯合社與36家企業簽訂了協議,采購金額達到1500萬元。

  “聯合社年均飼養肉雞2000多萬只,每年采購飼料5萬噸,如此體量,任何一家獸藥企業都不能不重視,這在以往是想也不敢想的。以前以單個合作社跋山涉水去這些大企業采購,人家一口價,愛買不買。 ”盧玉瓏說。

  盧玉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與單個合作社去采購相比,聯合社通過集中招標采購,平均每只雞的藥費能降低0.1元,飼料降低0.1元;通過與屠宰場議價,每只雞可多賣0.3元。這樣算下來,每個社員養一只雞可以多掙0.5元,合作社平均每戶每茬養雞8000只,一年養四茬,3.2萬只。一年下來,每個養雞戶可多收入1.5萬元。另外,廠商登門來推銷,采購營銷人員的車馬費也省下了。

  聯合社成立后,實行統一供雛、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技術、統一銷售的“五統一”,社員不僅掙了錢,也省了心。加入聯合社3年,李奉軍每年都增加養雞量,現在每茬的出欄量已經達到1.5萬只,一年4茬共6萬只。李奉軍說,加入聯合社后,每年能多收入4萬多元。

  聯合是為了社員利益最大化

  董文濤認為,農民合作社走向聯合是我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一個方向,成立聯合社后,可以引進新的運營模式以及管理機制,增強農民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通過聯合社體系加強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優勢互補,實現聯合社社員利益最大化。市場經濟講的是規模效益,單個合作社無論是采購還是銷售,由于數量有限,在市場上沒有影響力,也就沒有話語權,所以,組建聯合社是大勢所趨。

  如何組建好聯合社?

  董文濤說,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引導,提供政策支持,幫助聯合社發展壯大;另一方面,聯合社的帶頭人一定要選好,真正把社員信賴的人選出來。

  怎樣才算是好的帶頭人?盧玉瓏表示,聯合社的帶頭人必須在行業內有較高的威信,這種威信建立在他能對行業發展有獨到的眼光,能準確把握市場動態,贏得各分社的充分信任。這個帶頭人還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處事能做到公正公平。聯合社的生命力在于服務,統購統銷也要緊跟市場,隨時掌握市場信息,果斷決策,搶占市場先機,讓社員受益。聯合社在組織上、管理上、服務上和運營上,都要與市場接軌,唯有如此,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打賞
 
更多>同類行情

推薦圖文
推薦行情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