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市民的“菜籃子”也被淋得“沉”了一些。“還好還好,就幾樣葉菜漲了。”東門菜場的蔬菜批發大戶徐和安昨天對記者說。其實算一算就會發現,這些菜的漲價幅度還是挺大的。
徐和安所說的葉菜,指的是青菜、菠菜、生菜,主要產自義烏。生菜零售價15日為5元/公斤,昨天又漲了,漲至5.4元/公斤,而且要購買5公斤以上才有這個“優惠價”,不然每公斤售價要6元。青菜、菠菜昨天的零售價分別為6元/公斤、9元/公斤,如果不是連續陰雨天,他們的零售價每公斤分別不會超過4元、6元。“大概半個月前漲到這個水平的,這期間一直沒有掉下來。”徐和安說。
除了本地菜,有些外地菜也要爭當“貴族”。例如,來自山東的絲瓜、黃瓜,用徐和安自己的話來說,它們“漲得有些離譜了”。絲瓜零售價從7元/公斤漲到了10元/公斤,黃瓜從4元/公斤漲到了7元/公斤。
青菜和菠菜每公斤不也漲了兩三元嗎,為什么只說絲瓜和黃瓜漲得離譜?他解釋,青菜和菠菜是慢慢漲上來的,而絲瓜和黃瓜在10天里就漲了3元/公斤,速度有些快。而記者查看農產品商務平臺發現,11月以來,全國的絲瓜和黃瓜上漲幅度都較大。
“這幾天已經穩定下來了。”徐和安說,黃瓜的拿貨價格曾高達5.8元/公斤,現在降到了5元/公斤。他指著攤位上的黃瓜又說道,黃瓜表皮的顏色不是完全翠綠的,根部的皮有點發黃,應該是受到天氣的影響。
山東臨沂市蘭陵縣被稱為“中國蔬菜之鄉”,記者查詢發現,11月初,當地的黃瓜價格比10月底上漲了43.65%。原因是,新一茬黃瓜開始上市,外銷行情好轉拉動收購積極性,很多菜商大量收購,需求量大,價格一路攀升。
徐和安一開始之所以說“還好”,還有一個原因是,今年的大白菜和球菜價格親民,十分便宜。大白菜主要來自江蘇,零售價2.6~3元/公斤,球菜主要來自甘肅蘭州、河北,零售價3元/公斤。這兩樣菜便宜,銷量也更大,有的人會用它們代替其他貴的蔬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蔬菜的價格。
接下來陰雨天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蔬菜價格還會再漲嗎?徐和安預計,就算漲,漲價幅度也不會很大,因為目前的價格已經處于高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