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肉雖貴不夠銷 廣西欲推“甘蔗牛”
既能降低飼養成本又無公害,未來牛肉價格有望下行
天氣漸冷,肥牛火鍋飄香,然而面對70~80元/公斤的牛肉價格,普通市民只能是“偶爾吃一下”。但這一現象近幾年有可能得到改變。據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相關人士透露,2015年~2020年,我區將大力發展肉牛肉羊適度規模養殖,并推廣養殖“甘蔗牛”等無公害牛羊肉產品,未來牛肉價格有望下行。
牛肉雖有點貴但賣得較快
11月13上午11時許,南寧淡村菜市,雖然牛肉價格高達72元/公斤,但市場里一家攤位的牛肉已基本售罄。攤主說:“今天下雨,出來買菜的人少一些,牛肉價格也就稍低些,高的時候也能賣到40元每斤。”市民陽先生告訴記者,他家平時很少吃牛肉,一方面是因為牛肉價格貴;另一方面是去晚了根本買不到。
當天下午4時許,淡村菜市早早將牛肉售罄的部分攤主坦言,因為牛肉拿貨貴,所以要得不多,自然賣得快。
“牛肉的價格這幾年一直以來處于高位,持續在70~80元/公斤。”業內人士表示,自2008年以來,牛肉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幾乎沒有出現過下跌。
牛羊肉占肉類比例不足5%
相關資料顯示,2013年,全區存欄肉牛456.99萬頭,產肉量14.33萬噸。全區以牛羊肉為主的草食動物肉類,人均消費量約為4.4公斤,但相應的產量為人均3.31公斤,消費量大于產量。
廣西水產畜牧協會會長曹佑先說,廣西的牛肉供應主要靠本地牛,外來牛供應的量不多;而且肉牛生長周期慢,一般要養到2年以后才能成為商品肉牛屠宰,成本較高。盡管牛羊肉價格居高不下,但這樣的養殖成本及利潤還是讓眾多養殖戶覺得“賺不到什么錢”。
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畜牧飼料處副處長羅軍介紹,目前,全區規模量飼養肉羊肉牛的企業分別不到10家,最大規模的養殖場肉牛存欄量最多2000頭。宰的肉牛還是以農戶散養的退役耕牛為主。
羅軍表示,牛羊肉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廣西的短板,每年占廣西肉類供應比例不足5%,而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要求的逐漸提高,廣西人對牛肉的需求快速增長,特別是高品質牛肉。
按照《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要求,“到2015年全國人均牛羊肉消費量為8.42公斤,到2020年全國人均牛羊肉消費量為8.95公斤,牛羊肉生產要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我區牛羊肉生產任重道遠,發展潛力巨大。
大量“甘蔗牛”將涌現
當別的牛肉檔口以70元/公斤叫賣牛肉時,淡村市場一家牛肉店以80元/公斤的價格推銷“甘蔗牛”。店員說:“這些牛可都是吃著香甜的甘蔗長大的。”前來咨詢的顧客聽了,均爽快地掏腰包購買。
自治區政府10月27日公布了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其中,《廣西肉牛肉羊產業提升行動方案》提到,從2015年起至2020年,我區將重點在草山草坡集中連片的地區和農區秸稈資源豐富的地方,大力發展肉牛肉羊適度規模養殖,逐步提高標準化規模養殖比重,爭取到2020年,牛肉產量達到20.16萬噸。
“肉牛生長周期中,草料是最大的成本,基本占據生產成本的80%。”平樂縣一肉牛養殖基地負責人翟偉球說,為了降低成本,他們基地利用自種牧草,和企業生產馬蹄粉后產生的馬蹄渣進行發酵,作為牛飼料;此外,養殖基地實現自繁自養肉牛育肥,從繁育到銷售,不經過任何中間環節,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如此下來,通過肉牛養殖、銷售一體化,肉牛銷售價格與別的企業一樣,但每公斤牛肉的飼養成本卻降低了10多元。
據了解,未來我區將逐步將肉牛養殖產業重點向農區(平原地區)轉移,尤其是向糖料蔗主產區轉移。重點發展崇左市、來賓市、南寧市和柳州市甘蔗附產品飼料化生產優勢區域;逐步發展貴港市、欽州市、北海市和防城港市等具有一定生產優勢的老蔗區。加快推進甘蔗尾葉、花生藤、桑樹葉等農作物秸稈資源飼料化利用,在蔗區率先推廣甘蔗養牛,充分利用糖料蔗尾梢、桑樹葉等秸稈資源,加工牛羊飼草飼料,打造無公害牛羊肉產品。這意味著,未來市民的餐桌上的本地牛大多數都是吃甘蔗長大的。
羅軍表示,此舉既解決了目前廣西肉牛供應緊缺的問題,又幫助蔗農在種植甘蔗的同時,通過養殖肉牛實現持續增收。“肉類充足,市場價格自然會有回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