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禮縣把中藥材產業開發作為幫助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在適宜中藥材種植的白河、沙金、白關、草坪等鄉鎮建立了以大黃、黨參等為主的中藥材生產基地,為山區群眾開辟了穩定增收的新渠道。
禮縣素有“隴南藥鄉”之稱,境內生長的中藥材約159科、534種,發展中藥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優勢,所產的大黃已獲得原產地保護認證標志,五十年代就出口東南亞等國,“雙鹿”牌銓水大黃更聞名國內外。今年,在全省扶持中藥材產業政策的帶動下,禮縣在中藥材適宜區新種植各類中藥材9.5萬畝,其中大黃6.5萬畝,黨參1.4萬畝,當歸0.7萬畝,半夏及其他中藥材0.9萬畝。同時,在洮坪鄉南山片、上坪鄉關院片建成了2個千畝示范區,在白河、沙金、草坪、固城、永坪、橋頭等鄉鎮建成6個百畝以上連片示范基地。預計今年全縣中藥材產量可達1450萬公斤,產值達1.02億元,產區內人均中藥材收入可達3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