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景洪市勐養鎮曼納莊村委會曼龍崗村民小組的玉香忙得不可開交:上午采摘自家的青棗,下午既要對村民送來的青棗過秤付款,又要指導人員將青棗裝箱打包。玉香說:“自從‘三農通’幫我們發布信息后,老板來的多了,價錢也提高了,我們現在不愁青棗賣不出去。非常感謝‘三農通’!”
曼龍崗村民小組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臺灣青棗,后成立了勐養青棗協會,帶動附近村民種植青棗1000多畝。今年9月中旬青棗上市后,銷路一直不好,每公斤青棗只賣兩塊錢。10月16日,景洪市農業局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員以“景洪市‘三農通’涉農信息服務聯絡站”的名義,通過云南“三農通”服務平臺向全省“三農通”供求用戶發布了“景洪市勐養鎮曼龍崗村民小組臺灣青棗大量上市,每日可供鮮果15噸”的信息,并留下聯系人的電話。
供求信息發布后,來自全省的老板紛紛前往曼龍崗村民小組收購青棗,每公斤青棗的價格從2元上升到3.6元至3.8元之間。
據玉香介紹,信息發布后,來自省內外的客商上門洽談收購,截至12月2日,已促成交易1000多噸,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玉香說:“照此下去,僅一季青棗的收入,每戶村民就會超過10萬元,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毛利潤在100萬元以上。”
據景洪市農業局信息中心主任李新梅介紹,“三農通”是新華社云南分社、中國移動云南公司、云南省農科院于2005年在全國首創的涉農信息服務體系,用手機免費向廣大農戶提供農業政策、農產品市場、農業科技、災害預警、外出務工以及農村教育、衛生、醫療等“三農”實用信息。在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推動下,各縣市、鄉鎮建立了“三農通”涉農信息服務聯絡站,有力地解決了山區農村信息不暢的問題。如今,“三農通”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好參謀、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