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上,八位來自農機管理、科研、制造和農機合作社的一線代表,暢談了《促進法》實施十年來的成效和經驗,并提出建議和意見。
省農業廳廳長白宜勤從農機化發展環境持續向好、投入大幅增加、裝備總量快速增長、農機化水平大幅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和農機推廣方式實現重大創新等六個方面,凝練概括了我省實施《促進法》取得的輝煌成就,科學分析了農機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指出了農機化發展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全省農機化發展的主攻目標和四個關鍵著力點。
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前進充分肯定了《促進法》實施十年來,農機化在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從著力提高認識、落實法定投入、規范行政執法、強化安全監管和加強監督檢查等五個方面,對依法促進全省農機化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他特別強調要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遵循法律授權、法律規則和法律程序。
省農機局局長何存貴以自身工作經歷回顧了陜西農業機械化發展十年歷程。他指出十年間,全省實施中央財政補貼資金34.2億元,補貼各類農機具164.5萬臺,帶動農民投入100多億元,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我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快速提升。2014年預計我省農機總動力將達2550萬千瓦,較2004年分別增加了1226萬千瓦,增長了92.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達60%,較2004年提高了11.5個百分點,《促進法》實施十年農機總動力發展速度相當于過去55年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