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寧津縣中醫院近日設立專項資金,在新農合報銷比例基礎上,將中醫適宜技術報銷比例由75%提升到95%,這意味著住院患者自身只需承擔5%的治療費用即可。
中醫適宜技術開展得好與壞,應用得多不多,事關中醫藥在廣大群眾中的認可度,事關中醫藥的繼承、創新與發展。時下,各地各醫院,特別是中醫院相繼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來振興中醫,推廣針灸、推拿、拔罐、熏蒸、穴位貼敷等優勢中醫適宜技術,中醫市場越來越“熱”,中醫越來越被群眾所青睞。
但據調查了解,一些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醫院對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關愛”不夠,主要表現在:一是政策措施還傾斜不夠,醫保、新農合報銷比例額沒有優先提升一個臺階;二是不少醫院無針灸推拿門診,更談不上專門的針灸推拿病房;三是專一的針灸推拿專業人員少,中醫學院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得少。
為了更好地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寧津縣中醫院創新舉措,一是設立專項資金,將報銷比例提升到95%;二是建立針灸推拿科病房,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該舉措對中醫適宜技術的開展無疑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可謂唱響了振興中醫的主旋律。
為了讓廣大群眾時時處處能享受到中醫適宜技術服務,筆者認為,一是各地醫保、衛生、中醫部門應出臺硬性文件,在人、財、物諸方面對“中醫適宜技術”開“綠燈”,提高醫保、新農合報銷比例。把“中醫適宜技術”應用和發展工作列為醫政工作管理與考核的主要內容;二是各地各級醫院都應視等級級別規范針灸推拿門診、病房設置,讓更多的病人在門診、病房享受到優質的、專業的、個性化的中醫適宜技術服務;三是各地縣級以上的中醫院不妨像寧津縣中醫院那樣,設立專項資金,并視情在原報銷基礎上再提高百分點;四是各地縣級以上的中醫院要做好“領頭羊”,在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方面,做好基層醫院的“傳、幫、帶”,定期到基層蹲點、指導;五是中醫學院校要加大針灸推拿方面專業人才培訓力度,讓每個醫院都能有一定數額的專業人員,從而讓中醫適宜技術遍地開花,基層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