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德令哈市尕海鎮富源村一座標準化的藏香豬養殖場在暖陽的照耀下格外醒目,一頭頭體格健壯、毛光色亮的藏香豬活潑好動,這些藏香豬外形小、矮,腹部較大且下垂,四肢細短,憨態可掬。藏香豬又名“人參豬”,吃野外植物,是西藏原始的瘦肉型豬種,是我國唯一的放牧型豬種。因肉質營養豐富,被稱為“高原之珍”。
“生態養殖技術,不僅生態環保,無污染、零排放,而且省工省時,節約大量成本資源。”德令哈雪域藏香豬原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將藏香豬糞便干濕分離并做無害化處理再加以循環利用,作為肥料,可以灌溉周邊的蔬菜、糧食等農作物。合作社由1000畝的放養區和60畝的養殖區組成,在養殖區記者看到飼料加工車間、庫房、農機車庫設施一應俱全,工人們在車間里抓緊時間安裝飼料加工設備。合作社從今年8月份成立以來,總共投資8500萬元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資金達769萬元,明年建設科研大樓,后年建設深加工車間。目前,引進的210頭母豬和40頭種豬主要搞繁殖,每頭母豬一般一次產仔8只以上,一年可以產仔兩次,預計明年出欄率可能達到3000頭。仔豬長大后,將銷售到沿海城市和國外東南亞城市。
據了解,一般豬用飼料養半年就可出欄,重達一兩百斤。但藏香豬由于體型較小和養殖方式的不同,需要養兩年才能出欄,體重最多也就60公斤。但肉質好吃并且營養豐富、不油膩,現在市場價格每斤在90元至128元。
德令哈雪域藏香豬原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尕海鎮現有地理位置、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以改造傳統養殖業,發展現代養殖業,提高土地產出率,促進增收為目標,進一步調整農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良好循環,力爭建成集藏香豬養殖試驗、示范及飼草料種植與加工,豬仔繁育標準化養殖,農牧業科技培訓、推廣為一體的現代養殖、繁育基地,幫扶尕海地區240戶480人,解決當地人多地少、耕地面積少,按照低碳養殖,科技致富的理念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