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全省糧食總產目標,今年我省將投入6000萬元資金,組織實施1000萬畝糧食增產工程,其中貴陽將實施58萬畝。
根據省農委近日印發的《2014年貴州省糧食增產工程技術方案》,我省今年實施的1000萬畝糧食增產工程中,玉米增產工程、水稻增產工程實施面積各500萬畝。糧食增產工程重點安排在中低產和邊遠落后地區實施,實現平衡增產。項目要求平均單產比非項目區對照增產10%以上,項目區“兩雜”良種普及率達100%,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優良品種推廣覆蓋率須達100%,水稻旱育兩段秧和旱育直插普及率、玉米育苗移栽普及率達80%以上。
根據計劃任務,我市今年將實施58萬畝糧食增產工程,其中水稻增產工程、玉米增產工程實施面積分別為33萬畝、25萬畝,主要分布在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和開陽縣等地,主要安排在非高產創建區,并向邊遠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傾斜。我市將按照“高產高效化、優質化、機械化、輕型化、產業化”的要求,選好樣板點和科技示范戶,全面推廣應用雜交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水稻旱育秧和玉米育苗移栽、規范化栽插等技術,實行病蟲害統防統治,不斷優化水稻和玉米品種結構,提高單產水平,增強綜合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