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買家電、蓋新房……過去,王益區周家村村民想都不敢想這些事情。如今,一個個在他們身上實現了,依靠種植蘋果,周家村的村民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周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滿宏看著全村通過種植蘋果發生的變化,自豪地說,“周家村是栽植蘋果樹的理想土壤,2014年村民預計人均純收入在11500元以上,其中來自種植蘋果的收入在7000元以上,注冊的“軍臺嶺”蘋果已成為王益區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
2006年,周家村決定大力發展蘋果產業,改變貧窮落后的村貌,該村先后多次組織果農到楊凌、洛川等地取經、引進優質適生品種,形成了以晚熟為主、搭配中熟品種的格局,產出的富士、玉華早富、嘎啦、秦陽等,既能多元發展,又能梯次上市,保證了市場占有率。
王建星是見證周家村2200畝蘋果致富的受益者,也是全村種植蘋果發家致富的一個縮影。他高興的說,“村民戶戶蓋起了新樓房,這都是種植蘋果致富的成果?,F在的果園,大家也舍得投入,效益相當的好。”近年來,周家村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通過引進優質適生品種、提升果園管護水平、爭取水利項目、拓展銷售渠道、擴大種植規模等措施,不斷發展壯大蘋果產業,出產的“軍臺嶺”蘋果先后獲得楊凌農高會后稷特別獎、洛川蘋果節金獎,也使王益區實現了洛川蘋果節金獎“零”的突破。江西南昌的果商李欣年說,“周家村的蘋果質量好的很,很受我們那邊人的喜愛,拉回去多少都能賣完”。
周家村在種植的同時,還多次聘請果樹專家、組織勞力做好果樹的管護工作,從挖坑、澆水、覆膜、定桿,全部按照技術規程操作,掛果初期以紡錘形為主,目標樹形是大冠開心形,精心的管護使果園園貌整齊,樹勢健壯,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