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準化體系的指引下,一個農業龍頭企業一頭連接農戶,一頭連接市場,平均每天有30多萬尾桂花魚從南海“游向”千家萬戶的餐桌,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這家企業就是位于西樵的廣東何氏水產有限公司。該公司對接著3000多戶養殖戶,帶動周邊1.5萬多片魚塘按照標準化養殖,直接帶動了當地水產養殖、物流配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2011年,何氏水產被批準建設廣東省桂花魚標準化示范區,通過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創建。今年2月,該公司的桂花魚養殖綜合示范區建設獲得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為國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項目。
》經營模式
公司+標準+農戶+基地
18年前,何氏水產還只是一個經營淡水魚的小企業,如今已經成為一家年交易額超20億元的省級龍頭企業,也是我國市場輻射最廣、規模最大的淡水優質活魚冷鏈物流企業,標準化理念在其成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南海有著“嶺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每年4萬余公頃的養殖水面產出各種活魚達10億尾以上。由于科技和經濟的限制,要實現水產品的遠距離、長時間鮮活流通,必須進行技術突破和創新。
2011年,佛山市和南海區質監部門在農業標準化工作的調研中,發現何氏水產公司研發的鮮活水產品長達50小時高密度冷藏運輸技術,解決了活魚長時間、遠距離的運輸問題,這一技術引起質監部門的關注。
廣東省質監局根據何氏水產公司的技術,以“公司+標準+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創建廣東省桂花魚標準化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全面建立了從養殖到冷藏配送的標準體系,提高養殖業的附加值。
“珠三角地區產出大量桂花魚,但本地銷量供大于求,通過我們的技術,能運到更遠的地方,賣更好的價錢。”何氏水產副總經理王丁旺說。
》示范基地
標準化貫穿全產業鏈
據王丁旺透露,他們在養殖、加工、運輸等所有環節,全部推行標準化管理。每一個與何氏水產合作的養殖戶,都要進行專業而系統的培訓,例如每個階段如何防疫,如何把握食物的量等,該公司還在收購、暫養、配送、銷售全過程均建立質量安全監控和追溯體系,全程檢測并記錄水產品的場地、數量、規格、質量情況,實行全封閉包裝冷藏運輸。
根據創建示范區的要求,何氏水產公司將107份桂花魚的養殖、采購、暫養、冷鏈配送標準貫穿各關鍵領域和環節,按照標準進行生產和管理。
按照標準化的要求,何氏水產公司建設了活魚暫養、儲備、配送服務中心,拓展和延長了產業鏈,有效解決了水產養殖銷路,大大提高了養殖收益。目前,通過標準化生產經營,示范區成為集養殖、收購、暫養、活魚冷鏈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現代高效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
》連片養殖
帶動當地農民致富
在何氏水產公司的帶動下,示范區周邊以龍頭企業為經濟紐帶,將成千上萬農戶連接在一起,原來一家一戶分散的魚塘實現連片養殖,從而建立起了新型的農戶關系,形成了村帶戶、戶帶戶的連帶效應,尤其是通過活魚冷鏈物流配送,實現了示范區發展和帶動農民致富的雙贏。
目前,何氏水產公司與15500多戶養殖戶簽訂了按照標準化養殖的經營合同,養殖戶戶均增收達3萬元,直接帶動了當地水產養殖、物流配送、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產業鏈。去年,該公司活魚交易總量達1.3億尾,交易總額超過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