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通知你們來鋤草,跟你們講一下這個技術要領,百合生長特別是這個行距和窩距之間(的草),要用鋤頭輕輕地薅……”正在給村民講解鋤草要領的人,名叫敬啟勝,是達州市宣漢縣樊噲鎮角嶺村人。1998年,敬啟勝辭掉在達鋼穩定的工作,加入了南下打工浪潮。
2013年,回家探親的敬啟勝,看上了老家角嶺村拋荒的山地。他投資數百萬元,成立了宣漢縣北山中藥材種植商貿有限公司,嘗試種植百合、前胡、黃精等中藥材。
“也經歷了很多心酸,當時老百姓不理解,在承包當中也有很多怨言和意見,沒有按照科學的管理技術方法來種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敬啟勝說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感嘆很多。在當地黨委、政府和縣級部門的支持下,敬啟勝克服困難,渡過了一個個難關。
樊噲鎮角嶺村第一書記王軍昌介紹說:“北山中藥材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投身脫貧攻堅,助推產業發展,通過種植中藥材,解決了當地困難就業人員40余人,人均增收達萬余元。”
在做大做強角嶺村基地的同時,敬啟勝還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三墩、土黃、白馬等鄉鎮發展中藥材2.5萬余畝、群眾5000余戶。幾年來,敬啟勝和公司先后被市縣評為“科技星火帶頭人”“返鄉優秀創業人才”“十佳幫扶企業”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