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長沙瀏陽“父女檔”花農帶動30戶農戶家門口就業(圖)

   日期:2019-05-1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1038    評論:0    

  “‘五一’不放假,為了客戶貨源充足,我愿意天天工作。”這句滿滿雞血味道的自白,出自一名60后大叔之口。打開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市科航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吳峻湖的微信朋友圈,五顏六色的非洲菊霸屏了,每天近2000扎非洲菊披著露珠發往長沙、萍鄉、宜春等地,為“花粉”帶去快樂。

  2016年返鄉當花農,吳峻湖和女兒吳小梅深耕花田種植非洲菊,帶動周邊30戶農戶家門口就業。搭上信息高速公路,吳小梅開辟線上銷售渠道,基地自產非洲菊占領了長沙50%以上的非洲菊鮮切花市場。

  父女搭檔 線上點單線下配貨

  60后父親吳峻湖,云南、湖南兩地跑;85后女兒吳小梅,瀏陽、長沙兩頭忙。平日里,這對“父女檔”很難湊到一塊,記者約訪了幾次,終于在位于瀏陽文家市鎮沙溪村的鮮切花基地,“逮”到了父女倆。

  剛滿30歲的吳小梅正熟練地給粉色非洲菊“穿衣”,套上透明塑料袋后,清點完畢,她和配送員一起將這滿房“馨香”搬運上車。披著晨間露珠,當天首批鮮切花被發往長沙、瀏陽、宜春、萍鄉等地。

  “卡在8點前將第一批花送出去,為接下來一天的工作打好基礎。”采訪間隙,吳小梅點開電腦屏幕,開始統計信息,盤點各個花店的線上訂單,及時聯絡基地采摘備貨。忙起來,吳小梅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熟稔。

  鮮貨“觸網” 數據多跑路人工少跑腿

  “以前都是靠人工‘掃街’,挨個花店跑單,不管天晴下雨,不僅花在棚里等蔫兒了,人在路上也累蔫兒了。”說起以往的銷售“老套路”,吳小梅連連擺手。

  “我跟我爸說要開辟網絡訂單平臺,他說靠不住,我們年輕人就愛整偷懶的玩意兒。”腦子活絡的吳小梅依舊“我行我素”,通過前期的老客戶信息建庫、新客戶信息錄入,吳小梅悄無聲息地搭建起了鮮花銷售網絡訂單平臺。

  “訂單嘩嘩砸過來的時候,我爸才知道我們年輕人有能量呢。數據多跑路,人工可以少跑腿,力氣省下一大半。”吳小梅介紹,通過線上銷售的方式,基地自產自銷的非洲菊占領了長沙花市50%以上的市場份額。

  產銷兩旺 長沙開花多地飄香

  線上訂單火爆,線下供應接力。“平均每天接收1000~2000扎的訂單,通過興盛優選電商平臺打通銷路,不少江西、湖北等地客戶也慕名來求購。”這讓負責供貨的吳峻湖“壓力山大”。每天清晨,在位于文家市鎮沙溪村的鮮切花基地里,30余名花農趕早,穿梭在花田里,采摘最為新鮮嬌嫩的花朵,挑選、打包、裝載后,配送進入市場。

  “比起云南,家鄉的土壤和氣候更適宜非洲菊的生長,花形更加飽滿,花期也要長一些。”常年在花卉生意里摸爬滾打,吳峻湖精通“花事”,積累了豐富的市場資源。

  2016年,深耕昆明斗南花卉市場的吳峻湖接過了文家市鎮政府拋出的“橄欖枝”,從昆明引進非洲菊種苗,帶著300萬元啟動資金返鄉創業。

  如今,吳峻湖在沙溪村流轉的土地達400畝,建有82個大棚,不僅有8種顏色的非洲菊,還有玫瑰、銀柳等,鮮花年銷售額達200萬元,還與昆明花卉市場實現無縫對接,長沙非洲菊香飄省外。

  “我的選擇沒有錯,鮮切花不僅銷路好,還能為鄉親提供就業崗位。”吳峻湖介紹,村里有30名村民在花卉基地打工,其中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光工資支出一項就有50萬元。“我主要負責除草、施肥和采摘,每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藺萬丁說。

  吳峻湖的基地不僅對外銷花,因臨近文家市鎮沙溪屋場,還一年四季對游客開放,花田成了沙溪村的網紅景點之一。基地采集,大單配貨,包裝運輸……來不及松一口氣, 父女倆又忙了起來,為接踵而至的“5·20”緊張備貨。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