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荷蘭技術賦能中國溫室 實現產量新提升

   日期:2018-12-05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437    評論:0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有哪些‘長期被忽視,但也很精彩’的世界第二?”

  首贊回答深情并茂地描繪了這樣一個國家:

  從國土面積上講,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世界排名134位,是中國面積的275分之一,美國的270分之一,印度的80分之一,法國的16分之一。

  從自然條件上講,這個國家的光照時間較短,每年平均1600小時,而中國大部分地區全年2000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氣候上,緯度高,冬季漫長,氣溫低;地勢上,大部分的國土均由填海而成,其國土面積的一半海拔低于1米,26%甚至低于海平面。

  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農業產品出口國,2017年,它的農產品出口額達917億歐元。

  它就是荷蘭。

  長期被忽視,但也很精彩的世界第二。

  科技的創新和應用是使之成為農業大國的重要因素,其中憑借溫室種植技術荷蘭成就了一番大業。荷蘭總計有一萬公頃的溫室大棚,一半用于觀賞類植物(花卉)種植,一半用于蔬菜種植。歐洲以外的玻璃溫室中80%來自荷蘭。

  荷蘭先進的溫室技術帶來了許多好處,比如能源使用減少了40%,使用熊蜂授粉盡可能少地使用了殺蟲劑,10公頃溫室每周收益50萬至150萬公斤美味的番茄等等,1與傳統的溫室相比,這里使用的技術可以使產量增加4至5倍。

  如今,荷蘭農業技術也走進了中國的日光溫室,就在去年4月12日一座中國日光大棚在荷蘭竣工落成并開始投入使用。這座溫室的建設由荷蘭“國際設施園藝企業聯盟”立項,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和Delphy等4家單位承辦,中國農科院與山東壽光蔬菜集團有限公司協辦,荷蘭企業局和鹿特丹-海牙大都會區域資助。

  這個項目的意義就在于整合了中荷溫室的優點,更利于研究荷蘭溫室技術在中國大棚里的應用,實現日光溫室中的種植技術升級和優化。總之,就是將荷蘭農業技術的“芯”植入中國日光溫室的“皮”,使之既能適應中國的氣候條件和市場條件,又能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食品安全。

  荷芯中皮,碰撞何樣火花?

  與傳統的中國日光溫室比較,中荷日光溫室配備了瓦赫寧根大學設計的自動調控通風窗、遮陰簾、無土栽培和電腦氣候調控設備,同時建有照明,熱交換器,發電機組和熱泵等輔助設備。溫室充分利用混凝管道土墻儲存太陽能供作物夜間使用,實現溫室生產系統能源優化管理。

  總之,荷蘭技術供應商在這樣一個中式日光溫室里提供了創新解決辦法,中國種植者可以將這些技術運用到實際生產,提高產量和質量。根據項目領導者埃里克·普特的介紹,這個溫室有這么兩大創新特色:

  第一,蔬果種子不用“吃土”就能茁壯成長!“在中國,種子通常會被種植在土壤里,然而在荷蘭,人們會將種子種在利用滴灌系統的基底里,再加以精準的水處理和營養處理。”埃里克表示。

  “滴灌”是將一定數量的水和肥料一滴一滴地輸送到植物根部的灌溉方法。滴灌為種植者提供了一種可準確控制的灌溉與施肥模式,能夠科學合理地保證作物的水分與養分需要,并且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

  第二,溫室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控制濕度,進而保護農作物不需要“吃”農藥,就能健康成長!

  對于中國的種植者,一大困擾就是濕度太高難以控制,農作物易受到傷害,因而需要利用大量的化學農藥來防止農作物“生病”。不過,利用了荷蘭技術的中國日光溫室可以很好地控制濕度,所以不需要噴灑大量農藥,農作物就可以茁壯成長!

  荷蘭技術賦能中式溫室,收獲頗豐!

  這個合作項目表明荷蘭解決方案在中國有極大的應用可能,因為荷蘭技術大大提升了中國溫室的水平——黃瓜產量相較于傳統溫室,增長了10公斤/平方米,番茄產量相較于開放培育,增長了65公斤/平方米,用水量也大大減少。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