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個時間差,下霜之后,摘完番茄種辣子,土地循環利用;打個空間差,因為苦瓜在架子上掛果,在苦瓜的生長期里,架子下面種植萵苣和甘藍,最大化的利用土地。”11月30日,在南傘鎮蔬菜基地大棚里,正在打理辣椒的菜農周志向筆者算著新型“立體農業”帶來的實惠。
在這個蔬菜基地里,周志種植著6.2畝菜地,通過“立體農業”模式種植蔬菜,這樣,一塊地里長出多種作物,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上市,預計產量5萬多市斤,每年可帶來20多萬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