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湖南張家界大鯢養殖規模大幅增加 大鯢“蛹”化“蝶”舞

   日期:2014-12-0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321    評論:0    

  今年,“張家界大鯢”再次聲名鵲起,蜚聲中外。

  全市94個鄉鎮中有56個鄉鎮發展大鯢養殖,大鯢馴養繁殖企業從35家增加到112家,大鯢養殖規模從51.2萬尾增長到89.8萬尾,銷售商品大鯢從2.7萬尾增長到11.6萬尾,大鯢深加工產品從31種增加到95種,大鯢餐飲企業從18家增加到85家,在全國17個省市開設了32個直銷網點,年綜合產值突破10億元。

  今年,“張家界大鯢”“蛹”化成“蝶”,成功完成從國家二級保護物種到特色養殖品種的華麗蛻變,成為引領全市農業產業提質升級的支柱產業。

  尋路

  從建立中國第一個大鯢科研所、首次實現大鯢人工繁殖,到成立中國第一個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世界第一家大鯢生物科技館,再到獲得全國首個水生野生動物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張家界保護與發展大鯢,數年獨占鰲頭。“中國大鯢之鄉”美譽,張家界實至名歸。

  然而,市場風云變幻,2013年初以來,受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原本發育尚不成熟的全國大鯢市場受到嚴重沖擊,對還處于產業發展初期的張家界大鯢產業更是前所未有的考驗。數據顯示,張家界大鯢在北京銷售數量下降80%,海口市的大鯢直銷點由原來每天銷售50尾降到20尾,長沙馬王堆市場大鯢無人問津,本市內幾家大鯢經營利用餐飲酒店銷量幾乎為零。

  全市亟待上市的近10萬尾商品大鯢出現滯銷,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心急如焚。原本就處于弱小狀態的張家界大鯢產業根本沒有抗風險能力。“曾經給張家界帶來榮耀和福祉的大鯢,剛走上產業發展之路,就要被市場淘汰嗎?”張家界人不甘心,上下奔走尋求破解之道。

  一時間,市、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與大鯢養殖企業座談,到大鯢養殖基地走訪,請教大鯢產業相關專家……一場關乎張家界大鯢未來發展命運的尋路之旅悄然展開。

  “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和旅游品牌效應,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發展大鯢產業,切實改變我市農業長期‘弱、小、散’的狀態。”去年5月,剛上任不久的市委書記楊光榮和市長許顯輝通過下基層走訪調研,在謀劃發展大計中,提出將張家界大鯢產業培育成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去年10月,《張家界市農業產業提質升級“523”行動計劃》出臺,提出在5年時間內,優先發展大鯢產業,將大鯢養殖規模從50萬尾發展到200萬尾。

  至此,大鯢產業成為提質張家界打造升級版“1656”行動計劃的重要拼圖。

  揚帆

  “發展大鯢產業,就是對珍稀大鯢資源的最好保護。”去年10月,張家界大鯢保護與產業發展座談暨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長劉群向外界宣布,“張家界大鯢產業提質升級從此起航。”同年12月,張家界大鯢保護與產業發展匯報會在北京召開,拉開了“張家界大鯢”外銷大幕。

  今年1月,與長沙晚報等主流媒體聯動,開展張家界大鯢系列營銷活動,耀眼星城;2月,張家界大鯢品牌宣傳片在全市城區、景區、電視網絡媒體中高密度宣傳播報,影響空前;3月,張家界首屆大鯢品牌推介展銷會在市中心廣場舉辦,讓珍稀的張家界大鯢產品從此走入尋常百姓家;8月,張家界大鯢營養成分數據出爐,首次對張家界大鯢營養成分進行科學性和權威性界定;同月,《張家界大鯢文化手冊》經過數月精心編撰,系統宣傳展示了張家界大鯢國家地理標志特性;10月,張家界金鯢娃娃魚世家一億元征集廣告語,在業界掀起了“張家界大鯢”熱;11月,《“張家界大鯢”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辦法》發布,標志著張家界大鯢將首次擁有統一標識……

  “珍惜資源,強化保護,加大開發,做大做強做優張家界大鯢產業”,省畜牧水產局局長袁延文高度關注和支持張家界大鯢資源保護與產業發展。今年初,省畜牧水產局將辦理大鯢運輸證的行政許可權授權給市畜牧獸醫水產局辦理,為張家界大鯢產業營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

  為了讓中外游客和廣大市民對“張家界大鯢”有直觀了解和更深層次的認知,市委書記楊光榮更是親自擬定“張家界大鯢的十個為什么”,從大鯢的源起、特點、營養、保護和發展等方面字斟句酌,一一注解。

  一系列品牌打造、營銷策劃活動,讓“張家界大鯢”逆勢而上,風生水起。

  “質量至上,安全第一。”在張家界大鯢質量安全監測技術培訓班開班儀式上,副市長向佐誼要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大鯢和餌料魚檢測,從源頭上牢牢把住大鯢產品質量安全關口。隨后,市大鯢保護與發展協會對全市28個大鯢規模養殖場、36個餌料魚飼養場,抽樣采集了108個樣品進行快速檢測,合格率為100%。

  “今年在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上就超過200萬元”。在全國大鯢價格快速理性回歸,利潤大幅縮減的背景下,張家界(中國)金馳大鯢生物科技公司沒有放慢投資的步伐,全年公司在科研、產品加工、上市融資等方面的投資達到1800多萬元。

  市、縣(區)政府整合近3000萬元財政資金,再次撬動民間資本投資大鯢產業的熱情。完善基礎設施,擴大養殖規模,加大深加工產品研發,營銷網絡建設,發展電子商務等等,累計投資超過1億元。

  張家界金鯢生物工程股份公司累計投資3500萬元,建成的集大鯢科研、科普、觀賞、美食養生及大鯢深加工產品展銷為一體的世界首家“中國娃娃魚館”,2014年加速和旅游深度融合,年接待中外游客超10萬人次,成為“觀張家界奇山美景,品張家界大鯢美食”的示范基地,品牌景點。

  “市民、游客各占一半,招牌菜‘雞骨清燉大鯢’銷得最好。”11月12日,市城區南莊坪秦大媽鍋巴飯鍋巴粥餐飲店老板宋小兵介紹,從7月獲得大鯢經營利用許可證到現在,已銷售大鯢80多尾。目前,全市像秦大媽這樣持證從事大鯢餐飲利用的飯店有85家,家家都有大鯢招牌菜,大鯢銷售同比增長了五倍,達10萬多斤。

  隨著大鯢銷售市場的突破和張家界大鯢品牌影響力的增強,帶來了張家界大鯢產業整體規模的快速擴大,養殖規模與去年9月比較增長了75.39%。

  遠航

  從今年5月初開始,市政協組成大鯢課題組,深入企業、鄉鎮、農戶走訪調研,對比考察全國各地大鯢產業,先后召開大鯢產業發展情況匯報會、專家座談會8次,最終形成詳細的《張家界大鯢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科學提出發展張家界大鯢產業的19條建議,為張家界大鯢產業未來發展進一步厘清了思路。

  9月中旬,市人大組織相關人大代表對全市大鯢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深入分析了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和執法能力建設等方面措施建議。

  “為實現明年大鯢產業發展目標,必先謀劃好。”市畜牧獸醫水產局局長肖文玉提前擬定了《張家界大鯢產業提質升級2015年實施方案》和《張家界大鯢產業提質升級2014年—2015年主題活動清單》。

  從主題活動清單中可以看到,以“大鯢知識進導游詞、大鯢觀賞進旅游行程和大鯢美食進團餐”為內容的“三進”活動,中國·張家界大鯢美食文化節,張家界大鯢“進長上京入廣”外銷活動均列出了時間表。

  同樣,在大鯢產業提質升級2015年實施方案中,基地建設、產品和市場開發、高新產業園區建設、大鯢生態文化旅游、質量安全監管等25項有關張家界大鯢產業提質升級內容,目標清晰,任務明確。“只要工作到位,人工養殖規模達到120萬尾,實現綜合產值20億元,不是難事。”肖文玉局長信心十足。

  “明年大鯢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增加到500萬元,以后逐年增加。”市長許顯輝強調,為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張家界將建立完整高效的大鯢產業提質升級績效考核機制。

  “重點促進大鯢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做好‘吃’、‘看’、‘購’三大文章,不斷延伸完善張家界大鯢的產業鏈條。”對張家界大鯢產業未來發展,市委書記楊光榮已成竹在胸。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