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機化工作之所以取得輝煌成就,領跑全國,首先是得益于農機裝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今年全省農機總動力預計可達到3280萬千瓦以上,比2003年增加1350萬千瓦,增長70%。其中,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玉米收獲機分別由2003年的2.28萬臺和52臺增加到11.7萬臺和1.77萬臺,分別增加4.13倍和339倍。
其次是得益于農機作業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今年全省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平預計超過63%,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比2003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全省農機化成功完成了由初級階段到中級階段的重大跨越,農業生產方式成功實現了由人力畜力為主向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性跨越。其中,小麥已實現全過程機械化生產;玉米機耕、機播基本實現機械化,機收水平預計可達到57%,比2003年提高了52個百分點,取得重大突破。
同時,得益于農機化經營效益持續增長。十年來,農機專業合作社從無到有,年均發展300余個。截至目前,全省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分別發展到了2037個和6668個。特別是農機合作社承擔了全省30%以上的農機作業任務和近50%的農機項目建設任務,承接流轉土地120余萬畝,已成為建設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的主力軍及土地流轉的重要載體。全省農機化經營總收入、農機戶經營純收入分別由2004年的66.74億元和30.3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21.9億元和58.13億元,分別增長82.6%和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