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精準扶貧二維碼:農業技術能學到 扶貧進度碼上曉

   日期:2018-10-30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658    評論:0    

  深秋時節,大巴山南麓滿山彩葉、層林盡染。在巫溪縣天元鄉香源村三社,駐村“第一書記”傅偉一大早就前來到貧困戶熊玉樑家驗收獨活、黨參、云木香等中藥材種植面積。臨走時,他拿出手機將老熊一家今年的產業情況很快上傳到了網上。

  “第一書記”自主開發扶貧管理系統

  重慶市巫溪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距縣城90公里的天元鄉是該縣兩個市級深度貧困鄉鎮之一,也是重慶市教委扶貧集團對口幫扶的貧困鄉鎮。

  去年9月,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健康與老年服務學院黨總支書記傅偉被派駐香源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村干部一起吃住在村里,并肩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

  建立貧困戶臺賬、梳理產業發展方向、記錄扶貧走訪情況……剛開始,傅偉每天兜里都揣著筆記本,各種信息密密麻麻記了好幾十頁。但時間一長,很多數據和信息發生了變化,在本子上勾勾畫畫很是不便。

  “扶貧工作需要建立的臺賬很多,手寫始終不是個辦法。”傅偉是數學專業畢業的,雖不是計算機專業的,但對軟件編程很感興趣。在校工作期間,他通過自學,為自己所在部門開發了一套內部管理系統,非常實用。

  到了香源村,傅偉也沒有閑著。白天,傅偉和村干部們走訪貧困戶;晚上,獨自一人坐在電腦前敲擊著鍵盤和鼠標。一個月后,他開發出電腦端的“天元鄉脫貧攻堅信息管理系統”。在鄉里開會時,他打開電腦演示,大伙兒眼前一亮:“這下子要查什么信息,一目了然,省事多了!”

  為方便鄉里、村里的干部和駐村扶貧干部隨時記錄、隨時編輯、隨時查詢,傅偉又接著開發了手機端的APP。功能也大大拓展,形成了集十余個模塊的“一本一校兩系統”,系統展示上也形成了“一端一碼兩平臺”。前前后后,他花了半年多時間。

  “掌上辦公”幫助提高扶貧工作效率

  傅偉打開手機APP,向記者一邊演示一邊介紹。他開發的系統集成了貧困戶的貧困信息、產業統計、收支管理、結對幫扶、扶貧項目管理、扶貧大事記、扶貧新聞及政策等十余個模塊。

  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實現對貧困數據的采集、對產業數據的統計、對貧困戶收支情況的統計、對扶貧干部開展工作的管理、對市縣幫扶單位幫扶措施的管理、對扶貧項目進度的管理等。

  “每個村都有幾十戶貧困戶,甚至上百戶貧困戶,很難完全記住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出來了。”傅偉說。

  記者看見,在當地每個村的便民服務中心和每戶貧困戶屋門口,全都貼著二維碼。掃碼后,手機屏幕彈出一個頁面,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產業情況、家庭收支情況、市縣結對幫扶情況、扶貧項目實施情況等一目了然。

  “以前需要填寫各種紙質材料,自從有了這套系統,我們工作起來輕松多了,既實現了高效管理,便于追蹤扶貧進度,掌握全鄉脫貧動態情況,也有助于統計分析,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天元鄉黨委書記林永說。

  大山里的村民也愛上了“掃一掃”

  “不光是方便了干部,群眾也很歡迎這種做法。”香源村村委會主任石晉說,不少村民經常也在“掃一掃”,用手機掃碼學習種養殖技術。

  原來,傅偉在系統里還專門為村民開設了一個版塊“天元鄉自主開發鄉村扶貧網校”。他利用業余時間,從網上下載了許多與天元鄉產業發展相關的農業技術講解視頻,同樣也通過二維碼形式張貼在墻上,不需要下載,只要“掃一掃”,就能在手機上免費觀看學習。

  為提高村民們“觸網”的積極性,傅偉還下載了不少壩壩舞的教學片。茶余飯后,一些村民紛紛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跟著觸摸屏上播放的視頻,載歌載舞。

  目前,天元鄉每一個村都開通了鄉村扶貧網校教學點,有一個觸摸大屏和幾臺電腦供村民免費使用。手機上網不便的群眾也可以到這里來免費上網。

  不僅如此,傅偉還開發出了農產品溯源碼,現在香源村出售的農產品都有一個專屬的二維碼,掃碼即可追溯產地源頭,甚至可以看到產自哪一家貧困戶,產品有什么特點,大大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的競爭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