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張家界莓茶成永定區致富法寶 帶動山區農戶脫貧

   日期:2018-09-11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57    評論:0    

  張家界莓茶正在成為當地山區快速脫貧、穩定致富的重要渠道。記者近日從2018張家界莓茶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張家界莓茶主產區永定區莓茶種植面積達5萬畝,2017年實現產值4.75億元,已帶動山區4000多戶農戶脫貧,實現近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

  張家界莓茶是永定區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導產業之一,因原產地在澧水上游茅巖河地區,故得名“茅巖莓”,其藥用有效部位總黃酮含量高達43.78%,有效成分二氫楊梅素含量高達28.46%,是目前國內發現的總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最高的中藥材,有“黃酮之王”美譽,具有殺菌抗炎、清熱解毒、鎮痛消腫、降脂降壓、潤喉止咳、提高人體免疫力等功能。

  近年來,永定區將莓茶作為“一縣一特”的主導特色產業進行培育發展,全區莓茶種植面積達5萬畝(人工種植面積3萬畝、野生面積2萬畝),從事莓茶種植、加工、銷售的農業企業、合作社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已發展到40余,加工注冊產品有20余個品牌,2017年實現產值4.75億元。2010年,永定區“茅巖莓茶”被國家農業部認證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據介紹,莓茶經濟比較效益突出,當年種植、當年即可受益,畝產值可達1萬元以上,每畝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永定區生產農戶現已成熟掌握野生莓茶馴化扦插技術、生產管理技術和簡單的初加工技術。

  目前,永定區莓茶產業已帶動山區4000多戶農戶脫貧,實現近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參與莓茶產業發展的農戶人均增收2000至4000元。當地官方表示,未來五年內,永定區還將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推進莓茶產業實現規模化種植,到2023年底實現綜合產值50億元以上。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