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超級雜交水稻個舊示范基地”創下百畝片平均畝產水稻1152.3公斤的紀錄,再創新高。
來自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貴州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驗收組,9月2日來到個舊市大屯鎮新瓦房村委會101畝連片種植水稻“超優1000”的攻關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據驗收組組長、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介紹,驗收組在考察了百畝攻關現場的基礎上,按農業部超級稻測產辦法及計算公式規定,隨機抽取了3塊攻關田測產,3塊田畝產分別為1163.0公斤、1209.5公斤、1084.5公斤,3塊田平均畝產1152.3公斤,再創超級雜交稻百畝示范片平均畝產新高。
自2009年開始,大屯鎮在袁隆平院士命名的“超級雜交稻個舊示范基地”進行雜交稻示范種植,參與了袁隆平院士第三期至第五期超級雜交稻的高產攻關項目,每年產量均有新突破。尤其是2015年連片種植102畝,百畝片平均畝產1067.5公斤;2016年連片種植101畝,平均每畝1088公斤,再創紀錄新高;2017年連片種植101畝,平均畝產1073.5公斤,連續三年百畝示范產量突破16噸/公頃的高產攻關目標。
2010年11月,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原育繁示范分中心掛牌成立,分別在云南紅河州個舊、蒙自、河口進行高產攻關示范。
謝華安介紹,個舊示范基地海拔1287米,年平均氣溫20℃,熱量豐富,雨量適中,地勢平坦,田面平整,灌溉方便,非常適合培育超級稻。個舊示范基地面積101畝,涉及農戶58戶,涉及田塊71塊,完成了今年17噸/公頃的目標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