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部分受災鄉村開始恢復生產 壽光大棚內希望漸漸重生

   日期:2018-09-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    瀏覽:331    評論:0    

  壽光市紀臺鎮宋家莊子村,43歲的趙秀華在大棚內彎腰給茄苗打杈。整齊的田畦內鋪滿稻殼,土地松軟,茄苗已經長到20厘米高,葉子綠得發黑。再有一個月,茄子就能上市了。“多虧了我們村排水及時,我這個大棚幾乎沒有損失。另外3個大棚,現在積水也基本排完。”趙秀華告訴記者。

  大雨來臨當天,宋家莊子村花了4.5萬元購買5臺抽水泵,向上級爭取到3臺大功率水泵,村里規劃了三級抽水:生產區劃分東西南北四大片,各片抽水到指定的二級集水點,再集中排到彌河。“24小時輪流值班抽水,建蓄水池和排水溝,保住了全村大部分蔬菜大棚。”宋家莊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安明說。

  近日,菜農張慶祥家的兩個大棚已經排完水,張慶祥打算過幾天重新翻整土地、訂購茄苗。“我們排水及時,雖然大棚進了水,但墻體保住了,很幸運。”張慶祥說,以后的日子,很有信心。

  308國道和姜周路交界處,紀臺鎮東方東村村民趙守家站在沙袋筑就的堤壩上,看著姜周路邊的積水被抽到308國道南側溝渠中。洪水來臨時,趙守家的大棚茄苗長到20多厘米高了。“現在大棚積水淺的地方還有30厘米,深的還有70多厘米,再有兩三天就排完了。”趙守家說。

  東方東村地勢低洼,全村500多個大棚全部進水,目前已有150個大棚倒塌,棚內作物全部被淹死。起初308國道承接大量兩側村莊來水,最深處達半米,交通癱瘓并倒灌兩側村莊大棚,兩側50余個村莊救災難度極大。

  紀臺鎮村干部和老百姓晝夜加班,采取水泵抽水、溝渠排水等方式,積極開展自救。“地表積水再有個兩三天即可排完,大棚積水需要四五天時間。排水完畢,我們就可能恢復生產。”紀臺鎮機關主任科員梁永剛說。

  “3個育苗大棚被洪水淹了兩個,剩下一個棚的苗都被菜農們搶購一空。”9月1日上午,站在洛城街道薛家廟子村的一條排水渠旁,孫冠云正指揮著一輛農用車裝載一箱箱標有“冠云種苗”字樣的蔬菜苗,給南范村楊世杰的大棚送菜苗。

  孫冠云家沒被淹的一個育苗大棚中有太空椒和茄子苗。經過連日來挖渠排水,當地越來越多的大棚修復完好,具備了栽植新苗的條件。“2萬棵茄子苗和6萬棵太空椒苗已經全部被周邊菜農訂走。我家的蔬菜苗不因洪水漲一分錢,太空椒8毛錢一棵,茄子7毛錢一棵,多年不變的價格了。”孫冠云說。

  洛城街道南范村的楊世杰夫妻種了三個高溫棚,棚里的絲瓜和彩椒全被淹死。5天時間,在消防官兵和當地干部的幫助下,大棚里的水被排空,楊世杰與妻子拔掉死苗,經過通風、日曬、消毒、地面劃鋤,打算栽植絲瓜和茄子,預計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上市。

  在洛城街道楊家堯河村,菜農楊俊東的大棚內,新栽植的茄子苗已經綻放出淡紫色的小花。“大棚進水后,生長了一個月的茄子被淹,肥料、土、菜苗等底本損失嚴重。幸好大棚抽空水后,補種還趕得上年前上市這一季。”楊俊東說,補種的1600棵茄子苗剛栽上五六天,預計11月中下旬就可以上市。

  “水災發生后,由于及時挖渠排水,開展生產自救,現在全村150多個大棚已經具備生產條件,災后的菜農們開始陸續栽植蔬菜新苗。”楊家堯河村黨支部書記楊俊燦說。

  營里鎮李營村村民孫久娥把兒子送到濱海一中后,就回家清理庭院,收拾家務。這次洪災淹沒了所有的家具、電器等,地里種植的玉米也將毫無收成。“收拾好家里,我就去打工掙錢,不能光等著政府救濟。”孫久娥說。

  洪災中,李營村積水最深處2米多。養鴨戶李玉三家4600只鴨子還有6天就能出籠,結果全被淹死,直接損失20多萬元。養狐貍的王玉田、種大棚的張樹林,損失都在四五十萬元。村“兩委”成員帶領全村人積極自救,目前已恢復生活秩序,正在重建。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