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南縣出臺了《家養梅花鹿產業發展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全面啟動家養梅花鹿產業發展。
在“雙包雙促”扶貧攻堅中,商南縣畜牧、扶貧等部門在調研中了解到,梅花鹿經濟價值高,生長的自然條件與當地很接近,于是嘗試養殖梅花鹿。5月份,該縣引導致富能人在富水鎮茶坊村建設了種鹿繁育基地,引進種鹿40只進行了4個月的適生養殖測試,結果顯示梅花鹿在當地比原生地生長得還要好。
在此基礎上,縣上研究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家養梅花鹿產業的意見》,結合該縣畜牧產業發展、農業園區建設等,按照“市場導向、群眾自愿,因地制宜、適度規模”思路,規劃以富水、試馬、金絲峽、十里坪、趙川、魏家臺、青山7個鎮為重點先行試點示范,采取“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逐年擴大規模,輻射帶動全縣13個鎮發展。
為保障產業順利發展,該縣除積極申報項目、向上爭取資金外,出臺了配套扶持政策,今年縣財政列支200萬元啟動資金,2015年和2016年縣財政每年列支500萬元專項資金,對梅花鹿引進、圈舍建設、青貯窖建設、繁育場建設、養殖機械、牧草種植、養殖保險、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等給予補助,并將梅花鹿養殖戶列入“雙包雙促”扶貧范圍給予貼息貸款支持,對養殖用電按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執行。積極提供技術人才支持,從今年起,縣財政每年拿出2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家養梅花鹿技術培訓、關鍵環節技術服務和疫病防控等,組建一支專業技術服務隊,負責全縣家養梅花鹿的技術服務。
商南計劃到2016年底,家養梅花鹿存欄量達到1萬頭,發展梅花鹿規模養殖戶(場)200個,百只以上規模種鹿場10個,鹿茸年產量1萬公斤,培育或引進梅花鹿產業龍頭企業1至3家,開發梅花鹿系列產品10個,實現鹿產業產值1億元,力爭讓養鹿貧困戶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