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新季油菜面積減 油粕方向難判斷

   日期:2014-11-28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42    評論:0    
  A 綠油油的油菜田去哪兒了
 
  往年的初冬季節,穿梭在荊楚大地上,綠油油的油菜田一望無際,人工移栽的油菜如列隊的土兵一般整齊,很是賞心悅目。
 
  而如今,即使驅車行駛上千公里,仍難發現大面積連片種植的油菜田,而小麥田、柑橘園、棉花田和撂荒的稻田則不時映入眼簾。
 
  綠油油的油菜田去哪兒了?
 
  “今年荊州市油菜種植面積不容樂觀,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幅在20%左右,即2015年的油菜種植面積約308萬畝,減少77萬畝。”中紡農業湖北有限公司貿易分公司總經理孫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湖北省荊州市是我國主要的油菜種植區之一,近幾年受多種因素制約,油菜種植面積下降較快,今年尤為明顯。
 
  據了解,多年來,荊州市油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80萬畝左右,總產量在55萬噸左右。當地的種植方式主要是,水田以機耕撒播為主,旱地以機耕機播為主,移栽面積不大,水旱面積各占50%,水田是油稻輪作,旱地是油棉雜等輪作,水田單產在140公斤,旱地單產在160公斤左右。
 
  今年湖北、湖南省及周邊地區油菜種植面積之所以大幅減少,主要是由以下幾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政策調整影響了農民的種植計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繼續堅持市場定價原則,探索推進糧食等農產品價格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今年棉花、大豆等農產品與托市政策脫鉤,實行目標市場定價,政府僅在新疆地區進行棉花補貼試點,造成內地棉花種植面積大量減少。明年政府有可能取消油菜籽托市收購政策。這幾年農民已習慣了政府托市收購,有了定價,農民心里就有了底,知道應該種什么,不應該種什么。而截至今年油菜開始播種,明年的油菜籽收購政策如何調整仍沒有定論,政策面存在不確定因素,這使得農民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受挫,很多農民改油菜田為小麥田。
 
  二是種植油菜的經濟效益較差,種油菜的收入不如種小麥等其他農作物。孫偉告訴記者,一畝小麥單產在800斤以上,按今年的市場均價1.03元/斤推算,每畝收入824元。一畝油菜單產在300斤左右,今年油菜籽的市場均價在2.45元/斤,每畝收入735元。兩項比較,種小麥比種油菜多收入89元/畝。另外,種油菜一畝需投入481元,種小麥一畝開支平均為450元。通算下來,種小麥比種油菜多收入120元/畝。
 
  三是農村勞動力短缺,而油菜種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工,生長期間田間管理也比較麻煩,加之油菜種植、收獲等環節全靠人力,很難實現機械化操作,農民更愿意種植播種、收獲等幾乎全部可以機械化操作的小麥等農作物。
 
  在湖北、湖南省的多個縣、市,記者看到,除了個別縣、市為了發展旅游產業仍在大面積種植油菜以外,大部分地區今年油菜種植面積都出現了下降。受訪的多位農民說,今年油菜籽收購期間,由于收購商對油菜籽質量要求很嚴,農民實際出售的油菜籽價格和往年相比,沒有提高。因此,今年油菜進入適播期以后,很多農民選擇播種小麥,僅在邊角地塊種植油菜。
 
  此外,據記者了解,今年安徽等其他油菜產區的種植面積也呈現下降態勢,很多地區油菜種植面積減少了15%左右,部分地區減幅在20%以上。
 
  B 移栽改撒播將導致油菜減產
 
  在湖北、湖南等省的油菜主產區,很多油菜長得密密麻麻,播種早的油菜已經長出了5—6個葉片,農民在田間正忙著間苗,而播種晚的油菜才剛長出兩片小葉子,不過,這些小油菜也一樣密。
 
  據記者了解,湖北省荊門市今年油菜實際種植面積估計在165萬—170萬畝,低于往年的180萬畝,雖然播種面積減幅不大,但50%—60%的油菜是撒播的,而往年有90%的油菜是移栽的。
 
  油菜種植方式由移栽改為撒播,表面看沒有什么實質區別,但據有經驗的農民和農業專家介紹,這將導致油菜單產下降10%左右。
 
  撒播油菜相對于移栽油菜而言,株距、行距等均是無序的,即使農民最終要間苗,但在生長后期仍會限制油菜根系、枝葉、角果的生長。由此可以看出,撒播油菜相對移栽油菜雖然簡化了播種方式,節省了人力,但最終卻讓產量受損。
 
  在與部分農民的交流中記者了解到,移栽油菜較高的單產為400斤/畝,中低的單產為350斤/畝,而撒播油菜單產只有300斤/畝左右。
 
  湖北新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常衛告訴記者,由于油菜生長對水肥要求高,種植油菜人工投入大,很多勞動力少的農戶已經不種植了,而生產方式的改變更是成為常見現象。目前,油菜產區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是老人和婦女,產區土地以水田為主,部分地區為丘陵地形,為節省人力,農民種植油菜的生產方式不得不由移栽改為撒播,并且這種生產方式在近幾年內都將是主流,油菜單產估計會穩中有降。
 
  C 菜油菜粕市場復雜多變
 
  目前,油菜籽主產區的菜油、菜粕市場正處于復雜多變階段,一方面新季油菜播積面積的減少和種植方式的改變,為今后菜油、菜粕市場的跌宕起伏埋下了伏筆;另一方面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已陷入困境,政策調整在所難免,這會造成市場在短期內出現混亂狀態。
 
  按照菜油、菜粕市場運行規律,國內市場現在處于菜油銷售旺季和菜粕需求淡季,油菜籽供應及市場關注的重點應該在進口方面。
 
  湖北省糧油集團副總經理焦好林告訴記者,今年國產菜油的銷售好于去年,尤其是小包裝油銷售形勢非常好。而菜粕經過10月的大量走貨以后,隨著氣溫下降,銷量趨減,估計湖北、湖南及周邊地區當前結轉庫存在10萬噸。
 
  “不過,當前國內菜油和菜粕市場形勢非常復雜,僅從市場供應和需求變化上很難掌握價格的運行方向。首先,國儲菜粕在需求旺季出貨不及時,造成當前結轉庫存較大,而在往年早已銷售一空,市場存在一個去庫存化和相關部門定價干預過程。其次,小榨菜油熱銷導致很多油菜籽、菜粕留存在基層市場,而遍存油菜產區的小榨廠現在到底還庫存多少油菜籽、菜粕無法統計,這增加了供應方面的不確定性。再次,進口菜粕已涌入內地市場,雖然其運到長江流域的價格比國產菜粕高300元/噸左右,但很多飼料企業仍愿意使用,因其品相較好、質量較高,菜粕市場供應結構正在發生改變。最后,國產油菜籽及產品的市場影響力和地位不斷下降,進口油菜籽及產品數量、成本的高低左右國內市場價格的能力越來越強,并且這還涉及國際市場大豆、豆油、棕櫚油乃至石油價格的漲跌等多種因素。”焦好林說。
 
  記者走訪多家以壓榨國產油菜籽、棉籽的油廠了解到,近幾年受收儲政策的影響,很多油廠生存困難,目前更面臨沿海地區以壓榨進口油菜籽為主的同行擠壓,油菜籽壓榨行業已出現重新洗牌的跡象。而油菜籽壓榨行業布局的調整,以及菜油和菜粕供應地的改變等也將使今后的市場行情更不好把握。
 
  近幾個月,雖然國產菜油現貨價格較高,小包裝菜油銷售很好,但由于進口菜油、豆油、棕櫚油價格聯袂走低,加上國儲菜油數量龐大,一些國儲菜油庫存時間較長,因此國儲菜油始終難以實現順價銷售的目標。對菜油市場來說,國儲菜油始終是一個不確定的利空因素,其何時及以何價出庫均左右著市場神經。
 
  相對國儲菜油而言,國儲菜粕的日子也不好過,質量偏差和相關部門確定的出庫時間與市場節奏不合拍讓其庫存數量較大。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國儲菜粕不是被相關部門委托給油廠銷售,就是被油廠回購,出庫價格高低不等。近期,國儲菜粕產區出庫價在2300元/噸左右,質量較差的僅在2250元/噸。
 
  由于明年的油菜籽收購政策至今沒有出臺,因此市場對政策將調整的傳聞不絕于耳,當前無論是油廠、菜油和菜粕貿易商,還是飼料企業等均不敢大量囤貨,貿易商和飼料企業普遍采用以銷定購策略,油廠大部分則掙扎在生死線上,業內對明年油菜籽、菜油、菜粕市場行情如何演繹均沒有較為肯定的預期。
 
  通過對益海、通威、海大等一些大型油脂與飼料生產集團下屬公司的調研,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內油菜產業的萎縮,油菜產業鏈的市場主體更關注進口油菜籽的加工及相關產品進口數量、價格的變動,今后國內菜油、菜粕價格的變化將更多唯國際市場馬首是瞻。
 
  D 期市服務中小企業和農民任重道遠
 
  油菜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油料作物,菜油是我國很多地區居民喜愛的油脂產品,菜粕是重要的水產飼料原料,在當前新的經濟形勢下,利用菜油、菜粕期市為產業發展做好服務,為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與農民提供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意義重大。
 
  當前已是初冬季節,往年的這個時候,生活在荊楚大地上的人們早已把棉花采摘到家,先前的棉田、稻田也早已是一片片綠油油的油菜了。而今年記者看到的情景和往年大不相同,在荊楚大地上隨處可見白花花的棉田,以及干枯的稻茬。
 
  由于籽棉價格跌,農民普遍采摘棉花不及時,個別農民甚至放棄采摘棉花。加之種油菜收入低,費力費時,很多農民不愿意翻地種油菜。
 
  湖北新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湖北公安縣,該公司依托當地豐富的油菜和棉花資源,近幾年積極參與菜油、菜粕,以及棉花期貨的套保交易,通過成立農業合作組織,把公司、期貨、農民有機地結合為一體,為當地農民種油菜、種棉花撐起了一頂保護傘,穩定了當地油菜、棉花種植面積,保證了農民收益。
 
  “今年公司已收購近1萬噸棉籽,當前還有菜粕庫存7000噸。為了防止價格下跌,公司一邊收購棉籽原料和囤積菜粕,一邊在菜油、菜粕期市進行賣出套保操作,雖然近期菜油、菜粕價格下滑很快,但公司經營很穩定,價格下跌風險通過期市操作轉移之后,公司將更多的財力投入到農業合作社中。”常衛告訴記者,新裕公司以品質為導向,在油菜、棉花種植面積逐漸縮減,原料供給不穩定的情況下,和周邊農戶共同出資組建新裕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利用期貨工具來保證農民的種植收入,并打造出了“一村一品”為主的優質自有品牌糧、油、棉生產基地。據了解,該公司與數萬農戶簽訂了油菜、棉花種植收購合同,訂單面積數十萬畝。
 
  在湖南盈成油脂工業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公司主導成立的盈成油菜專業合作社擁有油菜種植面積65萬畝,帶動12.7萬農戶,同時公司還流轉土地數萬畝,建立了油菜生產基地。作為菜粕期貨交割庫,該公司還帶動了周邊很多中小型油廠、貿易商等利用期貨工具為自已的生產經營服務,使期貨市場間接達到了為當地農民服務的目的。
 
  “現在中小型油廠參與菜油、菜粕期貨交易還存在一些障礙,主要原因是一些油廠生產的菜油、菜粕質量不符合期貨市場的交割要求,無法進入到期貨市場流通。”部分業內專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小型油廠的產品注冊成菜油、菜粕倉單存在一定難度,產品質量穩定性差是主要原因。此外,中小型企業還很難實現定量包裝、統一包裝的要求。
 
  目前,在沿海地區的大型油廠,利用菜油、菜粕期市點價加升貼水完成銷售計劃已成為主流,當地貿易商和飼料企業也比較認可這種新的購銷模式,利用期市為原料采購、庫存產品、產品銷售等進行保值、拓展流通渠道已成為市場發展趨勢。目前,內地油菜產區的中小企業與貿易商等也已意識到了這一點,積極學習期貨知識并利用期貨工具的積極性較高。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